绅的典型代表,还有贪官污吏王惠,汤奉,王仁,王德等,一旦功成名就,就肆无忌惮地攫取财富,压榨百姓。有力说明科举培养出的不是贪官酷吏,就是土豪劣绅。更深层次上揭露科举制度的腐败,提高了全书的思想价值。
b.官绅形象(屏幕展示)(1)贪官污吏,如王惠、汤奉;(2)土豪劣绅,如严贡生、严监生、张静斋等。
师:作者讽刺的第三类人是形形色色的假名士,貌似风雅,实际上不过是一些在功名上不得志,但也不打算像周进、范进那样苦熬苦挣,而是投机取巧,以刻诗集、结诗社等形式,装腔作势,攀附权贵,混充名士,互相勾结,互相标榜,过着无聊的寄生生活。
c.“名士”形象(屏幕展示)莺脰湖名士,娄三、娄四公子;西湖名士,景兰江、赵雪斋;莫愁湖名士,杜慎卿、季苇萧等。
师总结:作者讽刺了书中这些读书人不学无术,为富不仁,装腔作势,假冒斯文等等,还有很多。书中大多数人物熙熙而来、攘攘而去,他们全无读“圣贤书”的儒生应有的学识和品德,而是为功名利禄所颠倒,丑态毕露,很明显作者畅快淋漓地进行揭露和批判。
书中也有少量正面人物,他们淡薄名利,恪守道德,张扬个性的贤者寄托自己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d.理想文士形象(屏幕展示)(1)带有某种叛逆精神的杜少卿和沈琼枝;
(2)真儒名贤,如:虞博士、庄绍光、迟衡山等,(3)市井奇人,如:季遐年买字为生,且以此其乐;王太买火纸筒为业,又棋技高超;盖宽开茶馆谋生,以画画为乐;荆元身为裁缝,以弹琴自娱。
师总结:《儒林外史》没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主要事件,而由众多故事连缀而成。所写人物,大都实有其人。吴敬梓取材于现实士林,人物原型多为周围的亲友、相识相知者。杜少卿则是作者的自况。同学们是不是迫不及待地想读一读呢?那么,作者是如何对这些人这些事进行无情的揭露和批判的呢?我们进行下一个环节。
四、活动二:赏讽刺艺术
师:观看视频结合文段,谈谈作品是如何增强了讽刺意味?
故事四: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启蒙,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
来到集上,只见范进正在一个庙门口站着,散着头发,满脸污泥,鞋都跑掉了一只,兀自拍着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