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卷二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5分)

1.3分)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 涓涓(juān)     蜗行    不屑置辩(xiè)    拳打脚踢
B. 捯气(dáo)    飞窜          吹毛求疵(zī)    胸有成竹
C. 间或(jiān)    旗织            铢两悉称(zhū)    目不忍睹
D. 鞠躬(jū)    侍侯               千钧之力(yūn)    如坐针毡

2.3分)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在春风和煦的天气里,爸爸妈妈带我去劳动湖欣赏美丽的春景,一家人共享天伦之乐。
B. 传统文化进校园主题班会上,他的一番高谈阔论获得了大家的肯定和赞许。
C. 我们要戒骄戒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在工作上要有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自觉。
D. 登滕王阁,远眺西山叠翠南浦云飞,俯视赣水浩浩渔舟往来,令人叹为观止。

3.3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抗击疫情,是一场与病魔较量的阻击战,也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科学战。
B. 《史记》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通史,主要是因为它是研究古代典章制度、人文历史、自然科学、经济文化的重要史料的原因。
C. 拙政园中的远香堂山水明秀,花木繁茂,其名字便体现了莲花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是观莲的首选胜地。
D.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近代以后,仁人志士忧患的是民族自强、复兴和独立。

4.3分)(2020·云南)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C

但是,现在我们知道实际情形并不是这样。

通过对格陵兰岛冰核的测量,我们有了一份10多万年以来地球气候变化的详细记录。结果并不乐观。

相反,它的气候总是在温暖和严寒之间剧烈地摇摆不停,快速变化。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认为地球是渐渐地进入和脱离冰川期的,其周期在数十万年以上。

记录表明地球在最近一段历史时期根本不是人们以前所认为的那样,是一个风调雨顺的安身之处。

A. ②⑤③①④B. ②④①⑤③C. ④①②⑤③D. ④①⑤②③

5.3分)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临近中考,孙萍的爸爸总怕孙萍准备得不够充分,于是不断地给她增加学习任务,即使当天的学习任务完成了,她的爸爸也能像变戏法一样再拿出一套模拟卷让孙萍做。为了缓解自己的学习压力,也为了消除爸爸的担忧,如果你是孙萍,你会对爸爸说:____________

A. 爸爸,我已经很累了,你就不要再给我增加学习任务了,习题已经做了多遍,再做什么效果也不会有,还浪费钱财,我现在需要的是休息!休息!明白么?
B. 爸爸,中考的重要性我非常清楚,也一定会尽全力,你就不要操没用的心了,你这样我反而学不好,不能给我压力!
C. 爸爸,你的卷子不要钱啊!还有完没完了,咱们定好的任务我已经完成了,你再拿哪科卷子我也不会写。
D. 爸爸,你不用担心,我一定会尽全力备战中考的。我已经很累了,让我休息一下。这些卷子已经写过了,再做没什么意义,我一会儿把里面的错题重新整理一下好么?

二 、简答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25分)

5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6—7题。(每小题2分,共4)

(2020·江西)庆清朝慢·踏青

[]王 观

调雨为酥,催冰做水,东君分付春还。何人便将轻暖,点破残寒?结伴踏青去好,平头鞋子小双鸾。烟郊外,望中秀色,如有无间。  晴则个,阴则个,饾饤得天气有许多般。须教镂花拨柳,争要先看。不道吴绫绣袜,香泥斜沁几行斑。东风巧,尽收翠绿,吹在眉山

【注释】东君:《楚辞·九歌》里有东君,这里是借用来称春神。小双鸾:指古代妇女鞋上绣成的鸾凤。饾饤(dòu dìng):本形容堆砌罗列貌,此处形容天气变化多端。眉山:《西京杂记》上说卓文君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这是眉山典故的由来。

6.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这首词写姑娘们的踏青活动,突出了初春时节景物的特点。
B. 上阕写姑娘们愉悦的心情和野外迷蒙的秀色,表达了对东君的敬意。
C. 下阕写天气的无常,以及姑娘们看花觅柳的从容与小双鸾沾满泥污的状态。
D. 下阕最后三句写出了姑娘们心情变化后笑容顿敛、眉头紧锁的神情。

7.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词的开头写雨水的对仗句,富有形象性;下阕运用夸张手法,增添了喜剧色彩。
B. 词的下阕用口语写天气变化,活泼有意趣;用”“描写姑娘们的行动,用词精巧。
C. 词中化用唐人诗句,自然贴切,如出己手,体现了词人熔铸前人诗句的本领。
D. 这首词充满生活气息,写法新颖,在同类题材作品中很有特色,是豪放词中的佳作。

8.5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第8—11题。(12)

郦生见沛公

沛公至高阳传舍,使人召郦生。郦生至,入谒,沛公方倨床使两女子洗足,而见郦生。郦生入,则长揖不拜,曰:足下欲助秦攻诸侯乎?且欲率诸侯破秦也?沛公骂曰:竖儒!夫天下同苦秦久矣,故诸侯相率而攻秦,何谓助秦攻诸侯乎?郦生曰:必聚徒合义兵诛无道秦,不宜倨见长者。于是沛公辍洗,起摄衣,延郦生上坐,谢之。郦生因言六国从横时。沛公喜,赐郦生食,问曰:计将安出?郦生曰:足下起纠合之众,收散乱之兵,不满万人,欲以径入强秦,此所谓探虎口者也。夫陈留,天下之冲,四通五达之郊也,今其城又多积粟。臣善其令请得使之令下足下。即不听,足下举兵攻之,臣为内应。于是遣郦生行,沛公引兵随之,逐下陈留。号郦食其为广野君。

(节选自《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注释】郦生:郦食(yì)(jī),秦末楚汉时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说客。沛公:汉高祖刘邦。传舍:古时供往来行人居住的旅舍、客舍。谒:请见,进见。这里指请求接见的名片。倨:同,伸开腿坐。是一种不礼貌的态度。竖儒:骂人的话,指无见识的儒生。摄衣:整理好衣服。六国:指战国时除秦国以外的山东六国。从横:合纵、连横。合纵、连横是战国时的两派,合纵为反秦派,连横为和秦派。令:县令,古代官职名。

8-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A. 沛公/至高阳传舍B. 不宜/倨见长者
C. 此所谓/探虎口者也D. 足下举兵/攻之

8-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1)辍    (2)谢    (3)

8-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

(1)足下欲助秦攻诸侯乎?且欲率诸侯破秦也?(2)臣善其令,请得使之,令下足下。

8-4.郦生为何初见沛公时长揖不拜,后又为其出谋划策?请用自己的话回答。(3)

9.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13—16题。(17)

真实的心跳

铁 凝

时间可以磨损很多东西,比如爱恨情仇。时间也能塑造很多东西,比如让代际间的隔膜和不屑成为相互间的凝视与和解,乃至鼓舞。

前不久,我的一个朋友对我讲了他经历的一件事。两个月前,他的女儿满18岁了。18岁是一个人重要的生命节点,且女儿还考上了一所很好的大学。在女儿生日之前,父亲问女儿要什么生日礼物。女儿说,只想要生日那天父亲和她一起去文身店刺青。我的朋友一时没听明白,问:要我陪你去?女儿说:是我们两个人一起去,你当然也要文身啊!女儿的请求让做父亲的感到吃惊并且为难,首先,他没想到看上去文静的女儿竟然有刺青的愿望,更没想到女儿要他也去刺青。父亲说他要考虑一个晚上。

我的这个朋友在事业上可以说是成功的,白手起家做实业,历尽艰辛。他曾向我坦言,他二十年来几乎没有完整的时间照顾家庭,稍有空闲,他只会去运动。他酷爱爬山,却从来不带女儿,他甚至经常忘记女儿的样子。在这个晚上,他开始郑重考虑女儿的请求,他觉得这个请求其实是带有挑衅的试探,还有几分刻薄。他50岁已过,从未想过用文身来获得身体和精神上的愉悦,但是女儿的挑衅刺激了他内心深处的内疚感和探索欲,他在觉得女儿荒唐的同时,忽然从女儿身上看到了自己,从前的自己。他在事业最艰难的起步期时,不也充满了探索、叛逆、不服输吗?他决定答应女儿。

第二天,他对女儿讲了自己的决定,这次轮到女儿吃惊了,她没有想到父亲当真会答应她的请求,她提出刺青除了挑衅还有引起父亲注意的心理她要的其实是父亲的退堂鼓。她提醒父亲:那你的员工会怎么看你呢?父亲说:我决定的事,不会轻易改变。

于是,父女二人开始商量文身的位置和内容。他们先商量了文身的位置,确定在脚踝偏上,按中国人男左女右的习惯,父亲文在左脚踝外侧,女儿文在右脚踝外侧。接着他们确定了各自文身的内容。女儿说,她要文神经传导物质多巴胺的化学式:C8H11NO2。她就要离开家了,她希望自己有长久的快乐。父亲说,那一年他攀上了珠穆朗玛峰,他准备文北极点、珠峰和南极点的地理坐标。

女儿生日那天,父女二人来到女儿预先选好的刺青馆,在文身师的引导下,分别进了文身室开始刺青。父亲这边,文身师照例先询问客人是否改变了主意,提醒他现在改变主意还来得及。父亲表示他不改主意。隔壁的女儿却给父亲发微信说,她稍微改变了一点主意,她不想文多巴胺化学式了,她想文莫尔斯电码,因为那个更简单,时间不会太长,也不会太疼。

女儿为自己的刺青录了视频并发在朋友圈,立刻得到朋友的大量点赞,因为她是全班乃至全校第一个走进刺青馆的人,她脚踝上的莫尔斯电码让她显得更加与众不同。她的文身用了25分钟就结束了,之后她跑去和朋友们聚会了。

父亲这边的文身用了一个多小时。这一个多小时里,他由不自在到坦然面对文身师,皮肤的灼热和微痛渗透到心里,使他得以在这奢侈的时间之外的时间里冷静、清醒。这时间降临在这个中年男人惯常的时间轨道之外,可否说是时间的瞬间出格

他为此感谢女儿,在智能社会和机器人时代仿佛就要轰轰烈烈地来临之时,一个18岁的孩子仍然渴望感受皮肤上真实的痛感,渴望在物质的时间里感受生命的质地,虽然这渴望有些许的虚荣心做伴。

我由这个朋友的讲述,忽然想到社交网络上的一批当红虚拟偶像。其中一位出道半年,已和众多国际一线化妆品品牌合作,影响力和号召力惊人。她年龄18岁,身高150厘米,有一头亮丽的黑发,页面上显示她是住在巴黎的一位时尚女性,但她其实是电脑合成的形象。

有意思的是,当被问到这些虚拟人物是否会取代真实的超模,成为新的时代偶像时,那个虚拟偶像的合成者却果决地答道:没有什么能够代替真正的手、真正的眼、真正的身体,以及真正的心跳。

我要说,还有成长、痛感、欢乐和美梦。如同今天的读者还需要文学是需要真实的心跳需要生机勃发的脸需要被岁月雕刻的皱纹,皱纹里漾出的真挚笑意,以及阳光晒在真的皮肤上那真的油渍。而这一切,都还要仰仗时间的养育。

文学也可以说是一种时间的艺术,是一种有能力把历史、现在和未来连接起来的艺术。古往今来,那些好的文学不是历史的骨头,而是历史丰盈的血肉。因为文学,我们才得以窥见我们的先人气血盈盈的生活和劳作、爱和忧伤、思想和思想的表情,我们才有可能在千百年之后依然有能力和他们心意相通。

如果时间是无法挽留的,那么文学恰是为了创造时光而生。文学创造出的美和壮丽,能够使我们有限的生命更饱满、更生动。当未来社会的诸多不确定形态让我们困惑时,不同代际的作家也应相信,那同时到来的一定还有蓬勃的更有意义的可能。

(选自《读者》2019年第3期,有改动)

9-1.作者在文中叙述了朋友和他的女儿围绕女儿18岁生日所做的一件事。阅读第②—⑨段,以父亲为叙述主体,补全故事情节。(4)

9-2.文中的父亲在听到女儿请求他在女儿18岁生日那天一起去文身店刺青时,很吃惊为难,后来又为什么答应了女儿的请求?(4)

9-3.阅读文中画线句子,回答括号内的问题。(4)

9-4.文章题目《真实的心跳》意蕴丰富,请根据你的理解,写出它的多层含义。(5)

10.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17—20题。(13)

(2020·凉山州)粗俗的标语是语言瘟疫

遐 迩

①“聚餐就是找死,拜年就是害人今年上门,明年上坟。中国是文明的古国,这样的标语何来文明?大过年的,迎面就是这样一句,你即使不骂娘,心里也不好受,有话就不能好好说吗?再有硬道理的宣传,以这样野蛮的言词说出来,能取得好效果吗?正如有评论所言,这是在宣传,还是在诅咒?有人说,这些土味标语横幅像泥石流一样,无情却又十分硬核,达到了防疫宣传的目的。我则以为不会有好的效果。言简意赅的时事标语,确实可以将复杂的道理简单化。但是,这种野蛮生长硬核标语,既不文明,也不科学,怎么可能达到防疫宣传的目的呢?

②“串门就是互相残杀,聚会就是自寻短见出门打断腿,还嘴打掉牙。这都是什么标语啊!古人发明汉语是为了交流的,不是用来侮辱同胞的,用这样的标语防御疫情,简直就是语言暴力,甚至触犯法律。在疫情面前,在灾难面前,白衣天使在前方浴血奋战,某些人却在后方阉割文明。疫情面前,情绪恐惧、生活不便,人们本来就不好受,宣传应该好好说话,要有温情有温度。这么充满杀气诅咒的标语,是一种语言瘟疫,是在拉退文明进步的车轮,不但不能达到宣传的目的,反而给疫情防控添乱。

这种粗俗粗暴的标语,或许能震慑人,但对疫情防控没有一点好处。然而,有人说非常之时就要用非常之法,有人非常肯定非常赞赏这种粗俗的语言。真是社会的悲哀。是的,这场突如其来的大疫,让国人如临大敌,但是打赢这场疫情防御战,不能依靠野蛮的战术,不能依靠原始的战术,不能添乱,更不能违法用语言伤及国人,必须依靠现代科技和现代人的智慧,依靠科学,避免接触,科学隔离,众志成城,共克时艰。

著名诗人、著名杂文家彭俐在杂文诗中说,病毒,让一切变得透明,是的,大疫来临确实很考验人,但是我以为病毒暴发并不代表某些人的恶劣天性粗鄙天性也要释放出来不文明并不能成为救世良药。文明标语多得是,干嘛非要用粗俗的呢?就不会好好说话吗?比如不聚餐不聚会就是最好的防疫今年过年不串门,拜年最好用微信用科学的生活方式战胜最严峻的疫情宅在家里就是最好的防御等等。这些文明标语不是更能让人接受吗?

粗俗粗暴的标语的出现,又何尝不是走极端的野蛮防疫呢?泼妇骂街式的、地痞流氓式的标语,折射出的是某些人素质的低下和法治观念的淡薄。这些语言垃圾污染了环境,也污染了人心,不仅不能起到提醒、倡导和防控的作用,说不定还会激起人们的反感和逆反心理,适得其反。

(选自《杂文月刊》20204期,有改动)

10-1.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3)

10-2.粗俗的标语为什么不能达到防疫宣传的目的?请结合全文回答。(4)

10-3.请判断第段画线句子的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4)

10-4.请为当前的疫情防控,拟一则文明标语。(不得抄袭文中引用过的标语,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2)

11.5分)(2020·江西)班级拟开展读名著,谈感想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从下面专题探究中选择一个专题,写一篇发言稿,交流你的读书心得。字数200左右。(6)

【专题探究】

专题一:《红星照耀中国》中的长征精神

专题二:《水浒传》中的人物

专题三:《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三 、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2.5分)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每空1)

(1)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

(2)身不得,男儿列,__________

(3)__________,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4)千古兴亡多少事?__________

(5)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

(6)__________?留取丹心照汗青。

(7)当余之从师也,__________

(8)陛下亦宜自谋,___________,察纳雅言。

四 、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3.50分)阅读下面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当你的同学运动会失利,你一句挺你,让他无比温暖;当你的同学被人误会,你一句挺你,让他倍感温馨;当你的同学因为一道难题而愁眉不展,你一句挺你,让他信心倍增……是的,挺你,就是支持你,简短有力,充满鼓励的力量。

请以《挺你》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B项中读作“cī”C项中读作“jiàn”旗织写作旗帜D项中侍侯写作侍候读作“jūn”
 

2.【答案】B;

【解析】高谈阔论指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多含贬义),用在这里不合语境。
 

3.【答案】A;

【解析】B项,句式杂糅,去掉的原因C项,成分残缺,在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后加上的特点D项,语序不当,应改为独立、自强和复兴
 

4.【答案】C;

【解析】
 

5.【答案】D;

【解析】
 

6.【答案】C;D;

【解析】
 

7.【答案】D;

(1)停止中止 (2)道歉认错(3)直接径直;

(1)您是想帮助秦国攻打诸侯呢?还是想率领诸侯灭掉秦国?(2)我和陈留的县令很要好,请您派我到他那里去一趟,让他向您投降。;

示例:郦生初见沛公时,沛公倨傲无礼,在伸开腿坐着让两个女子为其洗脚时接见郦生,郦生因而长揖不拜。后沛公能够虚心接受批评,勇于改正错误,尊贤敬贤,郦生因而为其出谋划策。;

【解析】
 

8.【答案】父亲被女儿请求在女儿18岁生日那天和她一起去文身店刺青父亲答应女儿和她一起去文身店刺青→②父亲和女儿一起商量并确定文身的位置和内容父亲和女儿一起来到女儿预先选好的刺青馆刺青;①减少未陪伴女儿成长的内疚感;对在物质的时间里感受生命质地的探索欲。;

(1)她提出刺青除了挑衅,还有引起父亲注意的心理,她要的其实是父亲的退堂鼓(分析加点词语的含义)

示例:退堂鼓原指封建官吏退堂时打鼓,现在比喻跟人共同做事中途退缩,句中指父亲拒绝女儿一起去刺青的请求。

(2)如同今天的读者还需要文学,是需要真实的心跳,需要生机勃发的脸,需要被岁月雕刻的皱纹,皱纹里漾出的真挚笑意,以及阳光晒在真的皮肤上那真的油渍。(若将加点内容改为需要真实的心跳、生机勃发的脸、被岁月雕刻的皱纹,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①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要做真实的自己,在物质的时间里感受生命的质地;读者需要有血有肉、有爱和思想,能够反映历史生活的作品;作家应在独属自己的崭新时间里,有耐心地为读者和未来创造更加宽阔的精神领域。;

【解析】
 

9.【答案】粗俗的标语是语言瘟疫,不能达到防疫宣传的目的。;

粗俗的标语不文明,不科学。疫情面前,人们情绪恐惧、生活不便,不愿接受充满杀气诅咒的标语。打赢这场疫情防御战,必须依靠现代科技和现代人的智慧,粗俗的标语野蛮原始,不起作用。;

比喻论证。形象地论证了不文明标语对防疫宣传不起作用,从而有效地论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使论证的道理通俗易懂。;

防控疫情全民参与,抗击肺炎人人有责。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解析】
 

10.【答案】示例:大家好!《儒林外史》被称为中国古代最优秀的讽刺小说。小说通过刻画奔走于科举道路上的众多士人形象,对封建科举制度和整个封建社会的儒林作出了深刻的批判。小说的讽刺艺术令人印象深刻。比如,作者用夸张手法写范进因中举喜极而疯的情节,鞭挞他丑恶的灵魂;用对比手法写胡屠户对范进前倨后恭的态度,刻画他嫌贫爱富、庸俗自私的市侩性格;用典型的细节写范进的疯态,揭示他内心和外在言行的矛盾。正是这些讽刺手法的运用使小说显得更加深刻感人。;

【解析】
 

11.【答案】赢得生前身后名;心却比,男儿烈;羌管悠悠霜满地;不尽长江滚滚流;千树万树梨花开;人生自古谁无死;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以咨诹善道;

【解析】
 

12.【答案】;

【解析】
 

1页,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