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单元检测卷二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5分)在2014年6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大运河与丝绸之路双双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历史上,大运河开凿于我国古代( )时期。
A. 秦朝B. 隋朝C. 唐朝D. 元朝
2.(5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受到老师的批评,脸上露出了难过的神情。
B. 奶奶小心翼翼地端着汤从厨房里走出来。
C. 我十分尤其喜欢的食物是烧肉粽。
D. 父母不能忘记我的恩情。
3.(5分)下列名言与改过无关的是( )
A.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B.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C.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D. 改过不吝,从善如流。
4.(5分)和平解放北平是在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中的( )
A. 辽沈战役B. 淮海战役C. 平津战役D. 北平战役
二 、解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45分)
5.(5分)下列说法中,对的打“√”,错的打“×”。
【小题1】理解难懂的句子和理解难懂的词语,方法没有相似之处。( )
【小题2】理解句子可以用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的方法。( )
【小题3】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要做到时时处处守信是很容易的。( )
6.(5分)照样子,写词语。
金灿灿(ABB式):______ ______ _______
自相矛盾(出自寓言故事):______ ______ _______
坑坑洼洼(AABB式):______ ______ _______
荡来荡去(ABAC式):______ ______ _______
人山人海(形容人多):______ ______ _______
笔墨纸砚(ABCD式):______ ______ _______
7.(5分)填空。
(1)春天的早晨,冬冬到郊外春游。看到碧绿的江水静静流淌,江畔红艳艳的鲜花怒放,他不禁吟诵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取得战斗的胜利,一位战士决定冒着危险,打入敌人内部,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垂柳把溪水当作______________,山溪像______________一样平静。人影给溪水______________,钓竿上______________一只红蜻蜓。
8.(5分)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夺门而( ) 耿耿( )怀 清清( )( ) 接连( )( )
光影零( ) 见( )则迁 ( )( )矩矩 风( )日( )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在序号上画“√”。
夺:①抢,强取;②争取得到;③冲出;④做决定。
零:①落;②部分的,细碎的;③没有,无;④零头,零数。
(2)选词填空。
①他一直为上次比赛的失败而 。
②在一个 的下午,我和同学一同去郊外踏青。
9.(5分)把下列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 )当时,他还没有那么多钱买本子。
( )不管刮风下雨从不间断。
( )陈毅五岁就开始练毛笔字,上小学后每天还要写100个大字,200个小字。
( )便用毛笔蘸着米汤在黄草纸上写晾干后,字迹没有了,第二天再写。
( )后来连最便宜的黄草纸也买不起了,他就到池塘边的地上练字。
( )由于天天练习,陈毅元帅的毛笔字又漂亮又有劲。
10.(5分)口语交际。
父母对我们疼爱有加:当我们生病时,父母会焦急不安;当我们过生日时,父母忙碌不停……
对此,你打算对父母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5分)课外阅读理解
父亲的长笛
小时候,每天晚饭后,父亲总喜欢拿出心爱的长笛吹奏一曲。那时,她特别爱听,笛声一响,她就用跑调的声音跟着哼歌。母亲也停下手边的活,侧耳倾听,发丝垂在脸上,格外柔美。
夏天的傍晚,父亲有时会拿着长笛去巷口。邻居们说:“来,来,吹一段!”“吹一段儿?”父亲似问似答,将长笛横放在嘴边。清脆悠扬的笛声从父亲的嘴边漫延开来,如哗啦啦的小河流水。大人们摇头晃脑陶醉着,孩子们停止嬉闹,围在父亲身边,眼里充满了好奇与崇拜。那样的时光里,她是红人儿,孩子们羡慕极了她有一个这样将笛子吹得声声悦耳的父亲,哄着她,把好吃的分给她一份,只为了听她父亲吹笛子时可以靠近一点儿。她亦是非常骄傲的,那时,父亲是天,是地,是她心目中的大英雄。
她开始讨厌父亲吹长笛,是小学五年级的时候。那天晚上,她写完作业后,父亲又拿出长笛来吹。笛声刚响,她就大吼一声:“哎呀!别吹了好不好!烦死人了!”笛声戛然而止。她看也没看父亲一眼,转身跑回自己屋。
她三年级时,父亲的工厂倒闭,两年后,左腿残疾又没技术的父亲被安排当了环卫工,负责她学校周边街区的卫生。那天,一个捣蛋鬼在班里嚷嚷:“门口那扫地的老大爷是小敏她爸!”顿时,嘘声、哄笑声连成一片。她感到无地自容,趴在桌子上哭了。那一刻,她只恨父亲没出息!
她毕竟还是个懂事的孩子,没有把这件事告诉父母。只是不再喜欢父亲吹长笛了,每次父亲一吹就被她狠狠地制止。渐渐地,家里就听不到笛声了。
上了初中,离家远,她从不跟别人提家里的事。可事情就是这么巧,父亲工作间隙坐在环卫车旁的马路牙子上吹长笛,竞被电视台记者录进了镜头。节目播出后,恰巧被她老师看到,把这事当作励志故事讲给同学们听,班里爽直的同学对她说:“小敏,你爸好酷哇,扫大街还不忘了吹笛子!”
她万万没想到自己极力隐藏的父亲,就这样被曝光在全班同学面前。她忍无可忍,到家就跟父亲吵:“你说你扫个垃圾,还吹什么长笛,丢人都丢到电视上去了,我都快没脸活着了!”啪的一声,母亲的巴掌落在她脸上:“你个没良心的,你怎么这样说你爸!要不是你,你爸……”“别跟孩子胡说八道!”父亲喝住了母亲。“你可是听着你爸的笛声长大的呀!你小时候那么爱听,你爸干一天活儿回来,多累都吹给你听。”
父亲的沉默和母亲的训斥并没有打动她,她还是悄悄地拿走了长笛,扔在了城边的小河里。虽然那一刻她心里也有丝丝的不舍。她等着父亲爆发,然而,没有。自此,父亲再没提过长笛的事儿。
多年以后,她有了孩子,懂得了做父母的艰辛。她对父母很好,常常给他们买吃的穿的。儿子初一那年,学校要开感恩主题晚会,儿子在家练唱《父亲》这首歌:“想想你的背影,我感受了坚韧;抚摸你的双手,我摸到了艰辛……我的老父亲,我最疼爱的人,人间的甘甜有十分,你只尝了三分。”儿子唱了一遍又一遍,唱得她心里一阵阵酸,一阵阵疼。
第二天,她买了一支上好的长笛,给父亲送去。父亲先是一愣,随即欣喜地摩挲起来。她吞吞吐吐地说:“爸,对不起,当初是我扔了你那长笛。”父亲一笑:“傻丫头,我早知道是你干的。”母亲走过来:“还是闺女疼你懂你呀!你这条腿没白断,委屈没白受!”“啊!腿?没白断?”她吃惊地问。“还不是因为你三年级那年非吵着要电子琴,你爸为了挣钱给你买琴,大雪天骑车给人送货,摔断了腿。”“哎!跟孩子提这些干啥!都是过去的事儿了!”父亲笑着打断母亲,转过脸看她。她赶紧抹一把泪,挤出笑来,说:“来来,吹一段儿!”“吹一段儿?”父亲似问似答,将长笛横放在嘴边。
久违的笛声从父亲嘴边漫延开来,飞扬在屋子的各个角落,她跟着哼唱,母亲则满脸温柔,鬓角的白发泛着银光,格外柔美。
【小题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戛然而止:________________
无地自容: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她觉得父亲是天,是地,是她心目中的大英雄的原因不包括( )
A.孩子们羡慕她有一个这样将笛子吹得声声悦耳的父亲
B.孩子们以听她父亲吹笛子时可以靠近一点儿为傲
C.父亲在一家条件很好的工厂工作
D.孩子们围在父亲身边听他吹长笛,眼里充满了好奇与崇拜
【小题3】她开始讨厌父亲吹长笛是因为( )
A.父亲吹长笛的技术跟不上时代了
B.她恨左腿残疾又没技术被安排当了环卫工的父亲没出息
C.父亲吹长笛影响了她的学习
D.她怕父亲工作太辛苦了
【小题4】父亲左腿残疾是因为( )
A.天生就是残疾
B.为了挣钱给她买琴,大雪天骑车给人送货,摔断的
C.被人伤害
D.在工厂上班的时候受伤
【小题5】对“久违的笛声从父亲嘴边漫延开来,飞扬在屋子的各个角落,她跟着哼唱,母亲则满脸温柔,鬓角的白发泛着银光,格外柔美”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反映了父亲愉悦的心情
B.表现了一家人其乐融融,关系和谐
C.父亲的吹奏技巧有了很大进步
D.“飞扬”的不仅是久违的笛声,还有人内心的无比欢悦
【小题6】“她赶紧抹一把泪,挤出笑来,说:‘来来,吹一段儿!“吹一段儿?’父亲似问似答,将长笛横放在嘴边。”请你揣测一下她当时的心理活动,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5分)阅读。
童年的回忆
佚名
那充满幼稚和欢乐的童年,是多么令人留恋!每当想起那一件件有趣的往事,我总会情不自禁地哈哈大笑。
我6岁那年的一天,爸爸买回了两条鱼,晚上,爸爸把鱼煮了。煮好后我立刻尝了一口,啊!真是太好吃了!简直是人间美味!吃完了鱼,我想:我经常看到爷爷、奶奶在地里干(gān gàn)活,播下种(zhǒng zhòng)子,总能收获很多庄稼。如果我把鱼骨头种(zhǒng zhòng)到地里,不就也能收获更多的鱼吗? 想着,我就趁爸爸妈妈不注意,偷偷地将鱼骨头用纸包好。等收获了鱼,我再给爸爸妈妈一个惊喜,他们一定会夸我的!我越想越高兴。
说干就干。第二天,我对好朋友小明说:“小明,我们一起去种鱼吧!”小明一口答应(ying yīng)下来。 我们便悄悄去屋后种鱼。“你挖坑,我种鱼。”我边指挥小明,边从包里取出鱼骨头。我把鱼骨头轻轻地放进小明挖的坑里。小明见了,疑惑地说:“真的可以种出鱼来吗?"“那当然!”我显得很有学问地说。说完,我很有信心地往坑里浇水,然后高高兴兴地跑回家去了。后来,我每天都去看一下我们种的鱼。我根本不知道鱼是种不出来的,可幼稚的我却等了一天又一天。直到长大了,我才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
每个人的一生只有一个童年。我多想再回到那个充满幼稚和欢乐的童年啊!
【小题1】在文中加点字正确的读音下面画“ ”。
【小题2】根据解释,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不忍舍弃或离开。( )
(2)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
【小题3】“煮好后我立刻尝了一口,啊!真是太好吃了!简直是人间美味!”这段文字连续用了_______个感叹号,说明了____________。
【小题4】用“﹏﹏﹏”画出第2自然段中表示“我”心理活动的句子。
【小题5】这篇短文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
这件趣事,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
13.(5分)阅读短文。
调皮的日子(节选)
秦文君
最气人的是,到了新年,姑父给小沙的礼物不是压岁钱。也不是钢笔,更不会是什么香甜的食品,而是半打新式的旋转牙刷,这种礼物价格很贵,可没有一个小孩会喜欢。
当然小沙有个脾气特别好的妈妈,她从小不骂小孩,也不会用手指敲我们的脑袋。但是,她有个想法让人害怕:她希望我和小沙都胖呼呼的,①一站到体重秤上那计量针就往右倒去。
可是,小沙十分瘦弱,像姑父那样细胳膊细腿。 姑妈每天追着小沙说:“再吃块面包好不好?就一小块!多吃点儿有抵抗力!”假如小沙点点头, 那么他就会彻底陷入麻烦中。因为,姑妈会切下一块砖头那么厚的面包说:“就这一点点,吃完再加!”假如小沙答应把这一大块面包吃光,那么,在吃面包期间,姑妈一会儿会往面包里夹三块肉,一会儿又会涂两层黄油,有时还一定要放个煎蛋进去。总之,那块面包会变成巨大的超级面包,看上去像是供给日本相扑队员吃的特制面包。②小沙常常被这样的面包噎(yē)得抻(chēn)着脖子打饱嗝儿,样子像傻呵呵的北京填鸭。
即便这样,姑妈还说:“再来一块怎么样?”她真的不怕小沙的肚子爆炸?过新年时,她送给小沙的礼物是一罐五千克重的压缩饼干。
小沙求我帮忙出点子,说再这么吃下去他会成为一个饭桶。我对他说, 最好家里能养一头宠物猪,它食量大,吃不掉的东西可以供应给它。
小沙欣喜若狂。去跟姑父要求养一头猪。姑父大喊大叫,说猪会乱拉屎的,这样家里岂不成了猪圈?其实,可以给猪用上新式尿布,那叫“尿不湿”,电视广告上有的。③不知为什么,姑父竟没想到这个办法。
【小题1】姑父送给小沙的新年礼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姑妈送这个礼物是______________;姑妈送给小沙的新年礼物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理解文中画“ ”的句子。
(1)联系生活实际可知,句①的意是________________。
(2)句②把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文可知,句③中的“这个办法”指____________。
【小题3】请用恰当的词语概括下列人物的性格特点。
姑妈:______________ “我”___________
【小题4】“你认为选文中那些情节比较有趣?这些情节体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
三 、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4.(5分)把下列名言补充完整。
(1)改过不吝,_________________。——苏轼
(2)见善则迁,_________________。——《周易》
(3)_________________,是谓过矣。——《论语》
(4)人谁无过?_________________,善莫大焉。——《左传》
(5)_________________,不知其可也。——孔子
15.(5分)句子训练营。
(1)我剪掉了几根翘起的长发。(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蘑菇钻出泥土。(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最让小沙耿耿于怀的是,每次剃完头,姑父还要付双倍的钱给“害人精”。(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5分)修改病句。
(1)在宽敞的马路上,行人、车辆来来往往。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晚会上,表演了精彩的节目。
____________________
(3)乌云和大雨从天空中倾泻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
17.(5分)品词析句。
(1).是谁一声欢叫把雨珠抖落,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
①通过___________的方法,我知道了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景。
②我能仿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一会儿痛一会儿痒的,跟受刑一样。
①通过_________的方法,我知道这句话写出了小沙剃头时______________的感觉。
②仿照上面的句式写一写吧 。
这一会儿___________一会儿_________________的,跟___________________一样。
四 、习作(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8.(5分)习作展示。
在我们的身边总有一些让我们印象深刻的人,他们的身上有着和别人不一样的特点,请你来写一写那个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人,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300字。(注意: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
2.【答案】B;
【解析】
3.【答案】B;
【解析】
4.【答案】C;
【解析】
5.【答案】(1)×
(2)√
(3)×;
【解析】
6.【答案】笑哈哈 喜滋滋 乐呵呵 掩耳盗铃 守株待兔 亡羊补牢 清清楚楚 明明白白 干干净净 无边无际 不屈不挠 难舍难分 人流如潮 摩肩接踵 万人空巷 梅兰竹菊 望闻问切 琴棋书画;
【解析】
7.【答案】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不入虎穴 焉得虎子 梳妆的镜子 绿玉带 染绿了 立着;
【解析】
8.【答案】逃 于 爽爽 不断
乱 善 规规 和丽
(1)③
②
(2)耿耿于怀
风和日丽;
【解析】
9.【答案】2 5 1 3 4 6;
【解析】
10.【答案】爸爸、妈妈,你们对我的爱,我永远记在心中,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我都会好好报答你们的。;
【解析】
11.【答案】(1) 形容声音突然中止。文中是指父亲停止吹笛子了,笛声中止了。 没有地方可以让自己藏起来,形容非常羞愧。文中是指她为同学们知道父亲的情况而感到羞愧。(2)C(3)B(4)B(5)C(6)示例:我当时真是太不懂事了,不应该扔掉父亲的长笛。父亲为我付出太多了,我以后要好好孝顺他。;
【解析】
12.【答案】(1)gàn zhǒng zhòng ying
(2) 留恋 情不自禁
(3) 3##三 鱼非常好吃,令“我”难忘
(4)我经常看到爷爷、奶奶在地里干(gāngàn)活,播下种(zhǒngzhòng)子,总能收获很多庄稼。如果我把鱼骨头种(zhǒng zhòng)到地里,不就也能收获更多的鱼吗? 等收获了鱼,我再给爸爸妈妈一个惊喜,他们一定会夸我的!
(5) “我“小时候用鱼骨头种鱼 “我”的幼稚和童年的欢乐;
【解析】
13.【答案】(1) 半打新式的旋转牙刷 一罐五千克重的压缩饼干 希望小沙长胖点儿
(2) 体重非常重 小沙抻着脖子打饱嗝儿时的样子 北京填鸭 给猪用上新式尿布
(3) 脾气好、疼爱孩子 顽皮、爱耍小聪明
(4)姑妈要小沙吃面包的情节、小沙被噎着的情节、“我”出点子让小沙养宠物猪的情节。 这些情节既体现了姑妈对孩子的爱,又体现了“我们”的调皮。;
【解析】
14.【答案】从善如流;有过则改;过而不改;过而能改;人而无信;
【解析】
15.【答案】(1)我把几根翘起的长发剪掉了。几根翘起的长发被我剪掉了。;(2)示例:可爱的小蘑菇钻出松软的泥土。;(3)小蘑菇像自带一把雨伞一样。;(4)难道世界上还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吗?;(5)为了那一把尺子,他对我耿耿于怀;
【解析】
16.【答案】在宽阔的马路上,行人、车辆来来往往。;晚会上,同学们表演了精彩的节目。;大雨从天空中倾泻下来;
【解析】
17.【答案】联系上下文;比喻;孩子们在快乐地采蘑菇;树枝上的雪随风飘扬,好像天女散花一样。;结合生活实际;难受;抓抓脸;挠挠头;受刑;
【解析】
18.【答案】无;
【解析】
第 1 页,共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