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单元检测卷三
一 、解答题(本大题共17小题,共40分)
1.(5分)学汉字书写。将下列汉字工整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里,注意安排好字的比例。
艳 植 静 舞 霜 集
2.(5分)看拼音,写汉字。
jù jí hén jì xiān xì lüè ɡuò
( ) ( ) ( ) ( )
zī shì wǔ dǎo lián péng ǒuěr
( ) ( ) ( ) ( )
3.(5分)辨字组词组词:
蓬( ) 贷( ) 佛( ) 瓣( )
篷( ) 货( ) 拂( ) 辫( )
4.(5分)选择正确的字填到括号里。
阵 幅 朵 条 担 束 棵 颗
一( )荷花 一( )细雨 一( )星星 一( )树
一( )水 一( )画面 一( )小路 一( )金光
(5分)按要求写句子。
5.例:水是那样绿,绿得好像被周围的绿树绿草染过似的。
花儿那样红,红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们把这一大池的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一只燕子闲散地在纤细的电线上休憩。(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5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惠崇春江晚景》描写的是___季的景象,它是_____代著名诗人___________
的作品。诗中有两句是千古名句,请写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衢道中》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诗中描写了_______季节的景色,诗中的一对反义词是_________和_________。全诗写出了作者山行时
____________的心情。
(3)一身___________的羽毛,一对___________的翅膀,加上__________的尾巴,凑成了那样____________小燕子。这段话依次写了燕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燕子_______________的外形特点。
(5分)学阅读。
认真阅读《荷花》选段,回答问题。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9.照样子,写一写。
挨挨挤挤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10.用“”画出描写荷叶的句子。这句话中写出荷叶颜色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写出荷叶形状的词是_____________,写出荷叶多而密的词是__________________。
11.作者细致观察了三种白荷花开放的姿势:
刚开的荷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开的荷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苞欲放的荷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这段话中的“冒”字用的好,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文写白荷花的时候,用上了“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请你也试着用这样的句式写一写上自习课的情景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5分)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竹
春雨过后,竹林里,尖尖的竹笋纷纷破土而出,一夜之间,新竹遍地。
竹子是怎样生长的呢?
它是一年成才的植物,冬天,竹根在土壤里吸饱了养分,气候稍转暖就开始萌发。春季,是竹子生长的旺季。可这时候,往往因为土壤比较干燥,水分不够,笋芽藏在土里。等到一场春雨下来,土壤里的水分多了,春笋吸足了水分,就顶土而出。它们一天能长高一、二尺,有的还能长高一米。遍地的新竹,不到一年就能长成竹林。
竹子的竿能够制成笙、笛,能制成箩筐、扁担、竹杠、脚手架;它的枝丫扎成扫帚,能除去污尘;甚至它的落叶,也要和大地拥抱在一起,腐烂成为肥料。竹,从根到梢,从竿到叶,把一切都献给了人类。
14-1.连一连,使前后词语搭配。
气候 扫帚
吸足 污尘
扎成 转暖
除去 水分
14-2.春笋破土而出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3.为什么一场春雨过后,一夜之间就会有新竹遍地?请你在文中找到答案,用“”画出来。
14-4.竹子有哪些用途?请简要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单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5分)
15.(5分)下列带“儿”的词语读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 花瓣儿B. 花骨朵儿C. 刀把儿D. 女儿
16.(5分)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 泥融∕飞∕燕子B. 蒌蒿∕满地∕芦芽短
C. 绿阴不∕减来∕时路
17.(5分)下面不能够搭配的一组词语是( )
A. 碧绿的大圆盘B. 旷亮无比的天空C. 增长了生机
18.(5分)下列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 荷叶像一个个绿色的大圆盘。
B. 一池的荷花都像是在舞蹈。
C. 燕子带着剪刀似的尾巴,从稻田这边飞到那边。
19.(5分)下列诗句不是描写春天景色的是( )
A.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B.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三 、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20.(5分)选词填空。
荡漾 飘荡 飘扬
(1)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___________)开去。
(2)五星红旗在风中(_________)。
(3)孩子们响亮的歌声(_______)在山林间。
灵敏 敏捷
(4)那只小猴子(_______)地在树间跳跃。
(5)凡是有复眼的昆虫,视觉都很(_________)。
四 、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5分)
21.(5分)“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 这句话中的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 ( )
22.(5分)《惠崇春江晚景》中的“惠崇”是一个人的名字。 ( )
23.(5分)“迟日江山丽”中的“丽”字表现出春日阳光普照,山清水秀的美丽景色。 ( )
24.(5分)“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的这个“冒”字,突出了白荷花的勃勃生机。( )
25.(5分)北京人把瓢虫叫做“花大姐”。河南人把尖头绿蚂蚱叫作“挂大扁儿。”( )
五 、习作(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26.(5分)春天来了,万物复苏,你一定观察过一些植物吧?请把你观察到的一种植物写下来。
要求:(1)按一定顺序写作;(2)适当发挥想象;(3)书写要规范、整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
2.【答案】①. 聚集 ②. 痕迹 ③. 纤细 ④. 掠过 ⑤. 姿势 ⑥. 舞蹈 ⑦. 莲蓬 ⑧. 偶尔;
【解析】
3.【答案】①. 莲蓬 ②. 车贷 ③. 仿佛 ④. 花瓣 ⑤. 帐篷 ⑥. 货车 ⑦. 吹拂 ⑧. 辫子;
【解析】
4.【答案】①. 朵 ②. 阵 ③. 颗 ④. 棵 ⑤. 担 ⑥. 幅 ⑦. 条 ⑧. 束;
【解析】
5.【答案】①. 像一团燃烧的火焰似的。;这一大池的荷花被我们看作一大幅活的画。;燕子休憩。;
【解析】
6.【答案】①. 春
②. 宋 ③. 苏轼 ④. 竹外桃花三两枝 ⑤. 春江水暖鸭先知 ⑥. 宋 ⑦. 曾几 ⑧. 夏 ⑨. 减 ⑩. 添 ⑪. 轻松愉快 ⑫. 乌黑光亮 ⑬. 轻快有力 ⑭. 剪刀似 ⑮. 可爱的活泼的 ⑯. 羽毛 ⑰. 翅膀 ⑱. 尾巴 ⑲. 活泼机灵;
【解析】
7.【答案】①. 开开心心;②. 干干净净;①. 碧绿;②. 大圆盘;③. 挨挨挤挤;①.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②. 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③.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荷花顽强的生命力。;自习课上,有的同学在看书,有的同学在写作业,有的同学在画画。;
【解析】
8.【答案】
;吸饱养分、气候变暖、水分充足;
等到一场春雨下来,土壤里的水分多了,春笋吸足了水分,就顶土而出。它们一天能长高一、二尺,有的还能长高一米。;竹子的竿能够制成笙、笛,能制成箩筐、扁担、竹杠、脚手架;它的枝丫扎成扫帚,能除去污尘;它的落叶,可以腐烂成为肥料。;
【解析】
9.【答案】D;
【解析】
10.【答案】C;
【解析】
11.【答案】C;
【解析】
12.【答案】B;
【解析】
13.【答案】B;
【解析】
14.【答案】①. 荡漾;②. 飘扬;③. 飘荡;④. 敏捷;⑤. 灵敏;
【解析】
15.【答案】T;
【解析】
16.【答案】F;
【解析】
17.【答案】T;
【解析】
18.【答案】T;
【解析】
19.【答案】F;
【解析】
20.【答案】无;
【解析】
第 1 页,共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