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单元检测卷三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5分)
1.(5分)下面几个故事的题目和其他几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大个子老鼠和小个子猫B. 城里的老鼠和乡下的老鼠
C. 会飞的鸡和不会跑的狐狸D. 骡子和铃铛
2.(5分)下列对语段主要意思的概括,正确的是( )
夜幕完全降临后,明镜般的圆月早已悬挂在天空中。银白色的光辉映照着的小河、大地、房屋、村庄、田野……像婴儿般温顺地躺在无比宽大的“摇篮”中。抬头一看,我看见月亮迈着轻盈的步伐,害羞地从云层走了出来。偷偷地瞧了我一眼,又羞涩地躲进了云层。可过了一会儿,她又忍不住从云中探出脸来向我张望。我忍不住拍手欢呼,她又急忙藏到云层后面,真像个淘气的小姑娘!
A. 圆月悬挂在天空中B. 月亮迈着轻盈的步伐从云层走了出来
C. 月亮有着银白色的光辉D. 月亮像个淘气的小姑娘
3.(5分)王琳琳准备讲一个民间故事,这个故事讲一个女子到长城脚下寻找丈夫,却得到了丈夫已经累死的噩耗,她在长城脚下痛哭三天三夜,把长城都哭塌了,最终投海而死。如果要给这个故事配一幅图,下列恰当的一项是( )
A. B.
C. D.
4.(5分)和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所描绘的是同一个季节的是( )
A.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B.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D.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5.(5分)把下面的句子改为转述句,正确的一项是( )
妈妈对小明说:“我今天晚上有事,不能陪你去奶奶家了,你自己去吧。”
A. 妈妈对小明说,我今天晚上有事,不能陪你去奶奶家了,你自己去吧。
B. 妈妈对小明说,她今天晚上有事,不能陪你去奶奶家了,你自己去吧。
C. 妈妈对小明说,她今天晚上有事,不能陪我去奶奶家了,让我自己去。
D. 妈妈对小明说,她今天晚上有事,不能陪小明去奶奶家了,让小明自己去。
二 、多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6.(5分)口语交际。
“趣味故事会”结束后,大家总结经验,以下发言你觉得恰当的有( )(多选)
A. 有趣的故事,可以是内容充满奇思妙想的,也可以是情节有波折的,或者是人物性格鲜明的。
B. 记住故事内容,是讲好故事的前提。
C. 为了把故事讲得更吸引人,要注意语气、表情的变化,可以加上适当的手势。
D. 讲故事的时候,要一直保持很大的音量和很慢的语速,这样别人才能听清。
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40分)
7.(5分)读句子,判断正误,并在括号内打“√”或“×”。
【小题1】《守株待兔》讽刺了墨守成规,迷信教条而不尊重客观事实的人。( )
【小题2】“昼夜、起伏、疑惑、伸缩”是由意思相反的字组成的词。( )
【小题3】“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
【小题4】“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中的“大概”删掉后不影响句子意思。( )
8.(5分)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到句子中。
人山( ) ( ) 密密( ) ( ) 翻( )越( )
走( ) 闯( ) ( )( )转向 ( )罢( )休
(1)王叔叔__________,见多识广 ,遇事沉着冷静。
(2)敌人是不会__________的,我们必须做好他们再次来犯的准备。
(3)清晨,天安门广场上挤满了__________的观看升旗仪式的游客。
9.(5分)修改病句。
(1)同学们都说,昨天的活动是愉快的一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戴着鲜艳的红领巾和雪白的衬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5分)用修改符号对下面的语段进行修改。
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刘强端正了学习态度,能按时完成作业,错别字也大大进步了。他还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在全校师生和少先队员们参加的儿童节联欢会上扮演节日,朗读了作者是著名诗人艾青写的“我爱这土地”。
11.(5分)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亮出你自己
每到黄昏,住在河岸边的动物们都会来河岸遛弯。
戴着眼镜的山羊不紧不慢地走着,一边还思考着什么;花猫和鸭子边走边热烈地讨论着什么;大象背着手,脚步重重的,好像有什么心事;小兔子最快乐,跳上跳下……整个河岸,热烈、快乐而又充满着诗情画意。
生活在河里的小螃蟹这会儿就趴在河边上,一动不动地看着河岸上的一切。
“嗨海!小家伙!在看什么呢?”一只乌龟跟小螃蟹打招呼。
“看河岸上遛弯的人!他们真有趣!”小螃蟹说眼里流露出美慕。
“喜欢是吗?走!我们这就去加入遛弯的队伍!”乌龟说。
“可是我……我走路是横着爬的,别人会不会笑话我。”小螃蟹说出了他的担忧。
“哈哈……”乌龟笑了,“怎么会呢?你横着走,那是你的独特之处。你看,小兔走路,鸭子走路,花猫走路,我走路……各有特色哦!别担心,亮出你自己!”
小螃蟹终于鼓起勇气爬上了河岸。
“你好!小螃蟹!”大家都热情地与小螃蟹打招呼,没有一个人在乎他是竖着走还是横着爬!
河岸上留下一长串小螃蟹带着泥浆的脚印,就像一个个小音符,很美!很美!
【小题1】请将“静悄悄、蹦蹦跳跳、慢吞吞、摇摇摆摆”等描写动物们走路特点的词语填入文中的横线上。
【小题2】小螃蟹一开始不敢去河岸上散步的原因是_________。
【小题3】对短文最后一段理解正确的是( )
A.把小螃蟹的脚印比成了小音符,突出了小螃蟹走路很好看。
B.把小螃蟹的脚印比成了小音符,突出了小螃蟹心情很愉快。
【小题4】故事中写了哪些在河岸遛弯的小动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读了这篇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5分)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大拇指汤姆(节选)
从前有一个贫穷的樵夫,他妻子生下了一个小男孩。孩子生下后身体相当健康强壮,但个头却比大拇指大不了多少,所以他们叫他大拇指汤姆。他做事总是有条不紊,令父母很满意。
有一天,樵夫准备到树林里去砍柴,他说:“我真希望有一个人能帮我把马车赶去,这样我就快多了。”
“嗨,爸爸!”汤姆叫道,“我来帮你,我会按你的要求及时把车赶到树林里的。”樵夫大笑起来,说道:“这怎么可能呢?你连马的缰绳都够不着呢。”汤姆说道:“只要妈妈把马套好,我就待在马的耳朵里,告诉它往哪条路走。”爸爸只得答应:“好吧!那就试一次看看。”说完,他自己一人先去了。
出发的时间到了,妈妈把马套在了车上,将汤姆放进马的耳朵里。小人儿在里面坐好后,便开始指挥马匹上路。当他要走时就喊“喔驾!”要停时就叫“吁——”所以马车有目的地向树林走去,就像樵夫自己在赶车一样。就这样,马车走进了树林,来到了樵夫所在的地方。大拇指汤姆马上喊道:“爸爸,来看呀!我把马车安安稳稳地赶来了。”他爸爸一手挽住马,一手将儿子从马耳朵里拿出来,把他放在麦秆上面,汤姆坐在上面高兴极了。
【小题1】从短文中找出下面两个词语的同义词,写在括号里。
井井有条( ) 平平安安( )
【小题2】汤姆虽然只有______大小,但做起事来总是________,令_______很满意。
【小题3】汤姆用什么办法把马车赶到爸爸那里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短文描写了关于汤姆的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从短文描写的事情中,你可以看出汤姆是个 的孩子。( )
A.诚实 B.强壮 C.聪明 D.勇敢
13.(5分)课外欣赏。
团结的力量
古时候有一个农夫,他有八个儿子。这些男孩子从小就总是打打闹闹,互不相让,有时为了一点儿小事也吵得不可开交,他们的父亲为此很伤脑筋。
日子一天天过去,农夫越来越老了。八个儿子也渐渐长大,可他们仍然只顾自己,就像一盘散沙。老父亲为这事日夜担忧。于是,农夫去请教村里最有学问的长老,望长老能帮他想个办法,好让这些不懂事的儿子明白,他们这样做是多么愚蠢。
长老让农夫把儿子们都叫到一起,然后取出八根筷子,分别递到他们手里,说:“你们使劲把筷子折断吧。”
“折断筷子还需要使劲吗?哈哈,真是可笑”一个儿子嘲笑道。果然,他们轻轻一用力就把手里的筷子折断了。
这时,长老又取出八根筷子,用绳子把它们紧紧地捆在一起,说“现在,你们谁再来折一折?”
大儿子抢先拿过筷子,两手用力折,脸都涨红了,这筷子还是好好的,连弯都没有弯一下。其他的儿子也都很不服气地试了试,可是没有人能把筷子折断。
农夫感激地看着长老,对儿子们说:“孩子们,你们成天争吵不休,每个人都只顾自己,什么都干不成。如果你们八个人团结起来,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八个儿子终于明白了老人的用意。他们轻声地互相道歉,亲亲热热地扶着老父亲回家了。
【小题1】文中加点的词语“总是”“有时”“仍然”“一盘散沙”等说明了____________。
【小题2】长老用了一个什么办法教育了这些儿子?
_____________。
【小题3】用“ ”画出儿子们折八根筷子的句子。
【小题4】大家都明白了长老的用意,那儿子们明白了吗?他们是怎么做的?
______________。
【小题5】你从这篇文章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
A.团结就是力量,我们要懂得团结互助。
B.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
14.(5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永定土楼
相传,春秋战国以前,永定县高头村已有人迹。后来中原战乱频繁,有一批难民流落于此,他们与当地土著居民一起,在现今的银山岽(dōnɡ)上搭起一片茅屋。可是,有一年夏天,一阵大风把茅屋刮飞了,于是他们不得不往山下转移,在当今的高北三楼下,用树枝和泥土,围起一座座简易的土楼来。谁知翌(yì)年春,一场“天火”把他们的建筑烧个精光,全村男女老少啼号不止,眼泪汇成小河。渡口有个摆渡的老人,他问清缘由后,叫大家每人准备一只谷箩,然后把撑渡的竹篙(ɡāo)一按,立时腾入高空,空中出现红黄蓝绿紫五团彩云来。当人们昂首凝视天空时,一声巨响,山顶塌去一角,山脚下的小溪立刻溅起白花花的水花来。大家定神一看,啊,是一潭银子!于是,当地人用这笔资金建起一幢高13米,占地3亩多的长方形大土楼。这座土楼历经几百年,至今还住着近100人。为此,后人给它取名为“五云楼”。
到了清初,与“五云楼”并驾的“世泽楼”又应运而生!康熙年间,富儒江集成从鸟笼中得到启示,花了三年时间,建起一座可住600余人的“圆楼之王”——承启楼。这三年间,在建楼夯(hānɡ)墙时,天公作美,都是理想的好天气,为感谢老天爷帮忙,当地人又把它叫作“天助楼”,意即“天助我也”。
【材料二】福建土楼宣传图
【小题1】下列中哪项不是建造土楼所用的主要材料?( )
A.土 B.水泥 C.竹 D.树枝
【小题2】从所给材料来分析,下列不属于土楼的特点的是( )
A.容纳人数多 B.年代久远 C.海拔高 D.建造结实
【小题3】人们把“承启楼”称为“天助楼”的原因是( )
A.在建楼夯墙时,天公作美,都是理想的好天气,以此感谢老天爷帮忙
B.在建楼夯墙时,得到了上天的帮助,以此感谢老天爷帮忙
C.在建楼夯墙时,得到了天上神仙的帮助,以此感谢上天的帮助
D.在建造土楼时,必须要得到上天的帮助才能建成
【小题4】材料一主要描写的是( )
A.永定土楼的特点 B.永定土楼的发展历程
C.永定土楼的建造时间 D.永定土楼的名称、来历
【小题5】结合宣传图片来分析,我猜测到:1995年,土楼与____作为中国南北圆形建筑代表参加了美国洛杉矶世界建筑展览会。( )
A.吊脚楼 B.苏州园林 C.北京四合院 D.北京天坛
【小题6】在福建人的心中,土楼有着怎样的意义?可访问身边的长辈或老师,再结合材料内容组织语言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0分)
15.(5分)把下面的古诗补充完整。
大林寺桃花
【唐】__________
____________芳菲尽,____________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________________。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对________的无限眷念和热爱之情。(填季节)
16.(5分)日积月累,按照自己的学习积累填空。
(1)寓言往往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事物各有自己的价值,不能只凭外表去判断事物的好坏;《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不努力,而抱侥幸心理,指望靠好运气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2)“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形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这段话是说火烧云的____________变化极多。文中的四个“一会儿”说明这种变化____________。
(3)在想象的世界里,什么都可能发生,一切都变得那么奇妙。作者张晓楠想象了一支铅笔的五个梦想,分别是:溜出教室到山坡上、__________、躲到菜园里、来到小溪边、______________。
17.(5分)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诗句,在按要求填空。
农历四月,春去夏来,山外的百花都已凋谢了,而山顶大林寺的桃花才刚刚盛开。
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诗出自_____代诗人______的《______》。我还能写出它的其他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5分)我会加序号,连成一段通顺的话。
( ____ )小童问妈妈:“这花是谁种的?”
( ____ )清晨,小童醒来,看见玻璃窗上结了一朵朵晶亮的冰花。
( ____ )妈妈走了过来。呀,真漂亮!像宽大的树叶,像洁白的玉兰花,像柔嫩的小草,像丰满的牡丹。一束束,一朵朵,晶亮、洁白。
( ____ )妈妈笑了笑说:“那叫冰凌花,是冬爷爷在你夜里睡觉的时候,送给你的一幅画。”
( ____ )他惊奇地喊着:“妈妈!您瞧,玻璃窗上开花了。”
19.(5分)改为陈述句
(1)养活你这样的孩子能做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想,它们飞得那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5分)口语交际。
回忆自己读过的有趣的故事,完成下面的练习。
(1)故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事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习作(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21.(5分)习作。
爱丽莎是一个喜欢探险的小女孩。有一天,她走着走着,来到一片森林里就睡着了。当她醒来的时候,发现…展开想象,把故事写完整,不少于300字。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
2.【答案】A;
【解析】
3.【答案】C;
【解析】
4.【答案】D;
【解析】
5.【答案】D;
【解析】
6.【答案】ABC;
【解析】
7.【答案】(1)√
(2)×
(3)√
(4)×;
【解析】
8.【答案】人 海 麻 麻 山 岭 南 北 晕 头 善 甘 走南闯北 善罢甘休 密密麻麻;
【解析】
9.【答案】同学们都说,昨天的活动是愉快的。##同学们都说,昨天是愉快的一天。 她戴着鲜艳的红领巾,穿着雪白的衬衣。##她戴着鲜艳的红领巾。;
【解析】
10.【答案】;
【解析】
11.【答案】(1)蹦蹦跳跳 摇摇摆摆 静悄悄 慢吞吞(2)怕别的动物笑话自己横着走路(3)B(4)山羊、花猫、鸭子、大象、小兔子,乌龟、螃蟹(5)要对自己有信心,不能看不起自己。;
【解析】
12.【答案】(1) 有条不紊 安安稳稳(2) 大拇指 有条不紊 父母(3)汤姆在马耳朵里,当他要走时就喊“喔驾!”要停时就叫“吁——”指挥着马拉着车有目的地向树林走去。(4)汤姆独自帮爸爸把马车赶到树林里。(5)C;
【解析】
13.【答案】(1)农夫的儿子们极不团结,只顾自己。(2)用折断筷子的方法。(3)儿子抢先拿过筷子,两手用力折,脸都涨红了,这筷子还是好好的,连弯都没有弯一下。他的儿子也都很不服气地试了试,可是没有人能把子折断。(4)农夫的儿子们都明白了。他们轻声地互相道歉,亲亲热热地扶着老父亲回家了。(5)A;
【解析】
14.【答案】(1)B(2)C(3)A(4)B(5)D(6)土楼是福建客家人引以为豪的建筑形式,是福建民居中的瑰宝。一部土楼史,便是一部乡村家族史,反映了客家人聚族而居、和睦相处的家族传统。;
【解析】
15.【答案】白居易;人间四月;山寺桃花;不知转入此中来;春天;
【解析】
16.【答案】鹿角和鹿腿;陶罐和铁罐;守株待兔;颜色;非常快;跳进荷塘里;跑到运动场上;
【解析】
17.【答案】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解析】
18.【答案】4;1;3;5;2;
【解析】
19.【答案】养活你这样的孩子做不了什么;我想,它们飞得那么低,看不到遥远的家;这四条腿太细了,配不上这两只美丽的角;
【解析】
20.【答案】《大禹治水》 ;大禹治水是中国著名的上古大洪水传说。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鲧、禹父子二人受命于尧、舜二帝,任崇伯和夏伯,负责治水。大禹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面对滔滔洪水,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体现出他具有带领人民战胜困难的聪明才智;大禹为了治理洪水,长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置个人利益于不顾,“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治水13年,耗尽心血与体力,终于完成了治水的大业;
【解析】
21.【答案】无;
【解析】
第 1 页,共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