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单元检测卷二
一 、语言表达(本大题共11小题,共55分)
1.(5分)把句子工整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里。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2.(5分)按字笔画书写顺序,给下面的字分类。
主 书 门 广 方 我 问 成
先写点的字:( )( )( )( )( )
后写点的字:( )( )( )
3.(5分)读句子,写词语。
(1)wǎn shang ,wài
面的景色好美。
(2)zhǐ在此shān zhōng
, yún
深不知处。
(3)儿童jié那天,爸爸带我到游乐场玩,我zhēn gāo xìng
。
4.(5分)照样子组词语
例:河( 河水 )( 小河 )( 江河 )
午( )( )( ) 床( )( )( )
讲( )( )( ) 米( )( )( )
5.(5分)把 下 列 词 语 中 读 轻 声 的 字 圈 出 来。
胆子 粽子 彩虹 商量 镜子
儿子 子女 故事 月亮 时候
6.(5分)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7.(5分)下面箭头处分别是身体的哪个部位呢?选一选。
8.(5分)照样子写词语。
飘啊飘 飘来飘去
_______啊________ _______来_______去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9.(5分)选出不同类的词语,划上横线。
(1)荡秋千 踢足球 打篮球 跑步 下棋
(2)粽子 月饼 月亮 元宵 饺子
(3)哥哥 妹妹 妈妈 老师 爷爷
(4)肚子 脖子 手臂 胆子 眉毛
10.(5分)照样子写句子
(1)例:要是没有上课铃就好了。
要是_________________。
(2)例:小鸭子飞快地游到小公鸡身边。
_____________飞快地________ 。
(3)例:一到端午节,外婆总会煮好一锅粽子。
一到__________,_______总会 ___________。
11.(5分)传统节日知多少。
(1)端午节的习俗和活动主要有:①吃粽子;②赛龙舟;③挂艾叶……据说,其中( )和( )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填序号)
(2)除了“端午节”外,我国还有________、_______等传统佳节。
①中秋节 ②春节 ③儿童节
(3)填诗句:,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二 、阅读理解(本大题共4小题,共5分)
12.(5分)读下面的短文,答题。
蚂(mǎ)蚁(yǐ)吃青虫
蚂蚁吃青虫真有趣!一天傍(bàn)晚,我看见一群蚂蚁拖(tuō)来了一条大青虫,到了洞口拖也拖不进去。它们不咬(yǎo)青虫的皮,却专(zhuān)啃(kěn)青虫的嘴,有的蚂蚁还从青虫的嘴里钻(zuān)进去。第(dì)二天早晨,我发(fā)现(xiàn)蚂蚁洞口的大青虫只剩(shèn)下了一张皮了。
(1)
这段话一共有(______)句话。(2)
用“——”画出蚂蚁吃青虫的动作的词语。(3)
“我”看见蚂蚁吃青虫的时间是__________ __________。(4)
读句子,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蚂蚁吃青虫真有趣!
__________________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1.这段话一共有(______)句话。
12-2.用“——”画出蚂蚁吃青虫的动作的词语。
12-3.“我”看见蚂蚁吃青虫的时间是__________ __________。
12-4.读句子,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蚂蚁吃青虫真有趣!
__________________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习作(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3.(5分)学写话。
图上画是什么节日?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他们心情怎么样?请用几句通顺完整的话写下来。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本题考查书写。
本诗出自唐代贾岛《寻隐者不遇》,“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意思是:就在这座山中,可是林深云密,我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哪。
2.【答案】①. 主 ②. 门 ③. 广 ④. 方 ⑤. 问 ⑥. 书 ⑦. 我 ⑧. 成;
【解析】考查书写笔顺。
可以根据字的笔顺判断。
主字笔画名称:点、横、横、竖、横
书字笔画名称:横折、横折钩、竖、点
门字笔画名称:点、竖、横折钩
广字笔画名称:点、横、撇
方字笔画名称:点、横、横折钩、撇
我字笔画名称:撇、横、竖钩、提、斜钩、撇、点
问字笔画名称:点、竖、横折钩、竖、横折、横
成字笔画名称:横、撇、横折钩、斜钩、撇、点
故先写点的字:主、门、广、方、问、
后写点的字:书、我、成、
3.【答案】(1)
(2)
(3);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拼写能力。
解答此题时。要认真拼读给出的字音,明确要写的词语,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晚、节、真”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4.【答案】①. 午饭 ②. 中午 ③. 正午 ④. 床头 ⑤. 铺床 ⑥. 床单 ⑦. 讲话 ⑧. 讲课 ⑨. 讲台 ⑩. 米饭 ⑪. 大米 ⑫. 小米;
【解析】本题考查给字组词。
午组词:正午、午睡、午时、午间、午觉、中午、上午、下午、午休、傍午、亭午、
床组词:木床、起床、苗床、叠床架屋、钻床、机床、床单、陪床、行军床、牙床、床头柜、床沿、锯床、同床共枕、道床、吊床、槽床、刨床、铣床、温床、
讲组词:听讲、讲座、讲课、讲故事、讲话、讲究、讲述、讲台、讲授、讲稿、讲坛、蛮不讲理、讲堂、讲师、讲古、讲评、俗讲、讲论、讲求、讲史、播讲、讲习、
米组词:大米、白米、千米、玉米、淘米、籼米、糯米纸、炒米、米面、米制、
5.【答案】;
【解析】考查轻声。
胆子dǎn zi
粽子zòng zi
彩虹cǎi hóng
商量shāng liang
镜子jìng zi
儿子 ér zi
子女zǐ nǚ
故事gù shì
月亮yuè liang
时候shí hou
根据声调画出轻声即可。
6.【答案】;
【解析】本题考查反义词。
早:时间在先的。反义词是:晚
高:从下向上距离大;离地面远。反义词:低
里:里边。反义词:外
哭:因痛苦悲哀或感情激动而流泪,有时候还发出声音。反义词:笑
7.【答案】(1)⑤
(2)④
(3)⑥
(4)③
(5)①
(6)②;
【解析】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根据图片判断箭头分别指的身体什么部位。由图可知,按顺序分别是眉毛、嘴巴、肚子、手臂、小腿、脚尖。
8.【答案】①. 游 ②. 游 ③. 飞
④. 飞
⑤. 跳啊跳 ⑥. 跳来跳去;
【解析】考查词语仿写
根据题干内容,要先写出一个ABA的词语,再写出一个ABAC的词语。
可以写出跳啊跳,拽呀拽,荡呀荡,赶呀赶,忙呀忙,说呀说,跳来跳去。蹦啊蹦,蹦来蹦去。游啊游,游来游去,摇来摇去,走来走去。说来说去。看来看去。转来转去。游来游去等。
9.【答案】(1)下棋
(2)月亮
(3)老师
(4)胆子;
【解析】考查词语分类。
(1)“荡秋千、踢足球、打篮球、跑步”属于肢体活动,“下棋”属于脑力活动。
(2)“粽子、月饼、元宵、饺子”都是食物,“月亮”是天体。
(3)“哥哥、妹妹、妈妈、爷爷”是血缘关系的亲人,“老师”是师生关系里的。
(4)“肚子、脖子、手臂、眉毛”是人身上的具体部位,“胆子”是胆量、勇气。
10.【答案】①. 不下雨就好了 ②. 小鸡 ③. 跑到小猫旁边 ④. 春节 ⑤. 妈妈 ⑥. 给我压岁钱;
【解析】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1)例句为要是怎么样就怎么样了,可以联系生活实际造句。例如:要是考一百分就好了。
(2)“飞快地”是个状语,修饰后面的动作,可以造为:小鸟飞快地落到树枝上。
(3)结合例句及句子中已知内容,用上“一到……,……总会怎么样”的句式,结合自己生活经验补充。例如:一到下午,奶奶总会过来给我送些水果。
11.【答案】(1)①②
(2)①②
(3)
;
【解析】考查常识。
(1)每年五月初的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 投粽子、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端午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
(2)传统佳节有中秋节 春节。
儿童节不是传统佳节。
(3)出自唐代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诗意:明亮的月光洒在井上的栏杆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白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12.【答案】4##四;
咬 啃 钻;①. 一天傍晚;②. 第二天早晨;①. 放风筝;②. 好玩;
【解析】【12题详解】
考查数句子。
数句子,数出文中的句号、感叹号、问号三种标点符号的个数,也就找到了有几句话。如果在省略号在段尾,也表示一句话。
仔细阅读文段,可知文段有4句话。
【13题详解】
考查动词辨析。
阅读原文“它们不咬青虫的皮,却专啃青虫的嘴,有的蚂蚁还从青虫的嘴里钻进去。”可知动词有:咬、啃、钻。
【14题详解】
考查文章内容理解。由原文“一天傍晚,我看见一群蚂蚁拖来了一条大青虫,到了洞口拖也拖不进去。”可知时间是傍晚。由“第二天早晨,我发现蚂蚁洞口的大青虫只剩下了一张皮了。”可知时间是第二天早上。
【15题详解】
考查仿写句子。
仿写的是感叹句。海上日出真壮观!
13.【答案】包粽子
端午节到了,小红让姥姥教包粽子。
姥姥先拿五六张煮过的粽叶一层一层的对叠在一起,握成漏斗形,说要握的紧一点,这样才不漏米。然后再在粽叶里放一半糯米,在糯米的上面放一颗又红又甜的红枣,最后在它的上面再放一把糯米盖住、包住。再用线捆绑,一个粽子就包好了,碧绿玲珑,惹人喜欢。
看着姥姥包的粽子那么好,小红也忍不住拿起几片粽叶包起来。可包粽子看起来容易做起来可难得很呀。一连包了几个也没包好。不是露了米,就是松了皮,要不就是四个角的我包成了三个角。可姥姥说:“你这已经包的不错了,哪有一学就会的!”。小红费了一翻周折才包出了一个既不漏米有像粽子的丑八怪。晚饭,小红闻着粽香,吃着亲手包的粽子,她想:这是她第一次吃自己包的粽子,比哪一次吃的粽子都甜。;
【解析】本题考查看图写话。
第一步:看图片的中心内容拿到图画后不要急于动笔,先看图片的主要事件内容是什么。确定好图片的中心主题就能确定自己要写的话主要是什么内容了;
第二步:仔细观察图片细节确定好图片中的主要事件后,还需要仔细观察图片中的细节部分。如这个图里面出现了几个人物,大概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除了人物外,图片中还有些什么事物,比如动物,植物,小河等等。
第三步:提炼内容要素在草稿纸上写出写话时需要用到的要素内容,列出提纲,相当于以后写作时的思维导图。尽量用完整的句子进行表达。
第四步:口头组织语言,并进行写话。
仔细观察图画可知,图上是端午节时,奶奶和孙女在家一起包粽子的事情。我们写话时可以给小朋友取名便于写作,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写清楚,可以重点写一写包粽子的过程,以及人物的想法和心情。
第 1 页,共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