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高唐县春长小学
- 聊城市智慧教育平台
- 2024-08-19 15:33
- 阅读 806
高唐县春长小学位于春长街南段路东,于2018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现有12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近6700名,在编在岗教师251人。从当前教育大势出发,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严密制定方案,加快数字化转型,加强数字校园建设应用,创新教育数字化管理模式,范式先行,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一、基于平台“一张网”体系,构建教育数字化转型良好基础。
基于聊城市数字教育公共服务“一张网”体系,依托高唐县智慧教育平台建设了我校数字校园应用平台,与县、市多级网络空间实现了用户、资源、业务、数据的互联互通,面向全校师生提供了“教、学、考、研、管、评、育”全业务场景服务,营造了“一人一空间,人人用空间”的良好氛围。学校师生均采用实名制统一注册,给师生创造了一个安全、绿色的网络生态环境,为学校教育数字化转型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探索“智慧课堂”,落实“因材施教”
为激发学习兴趣,各学科教师巧妙地与互动课堂相结合,联合多种互动式教学工具,创设符合学科特点、学生心理特征的教学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产生“愿学”的心理,提高学生的求知动机,让学生在愉悦灵活的情境中学得知识。通过教学助手,使信息技术与教学实现深度融合,使灌输式教学向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互动式教学转变,大大提升了课堂教学的互动教学效果。把“信息”转化为“知识”,把“智能”转化为“智慧”,探索落实“因材施教”,形成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良好局面。
三、着力校本资源库建设,实现资源共建共享
学校以学科组为单位编制校本资源建设方案,明确资源编制要求,利用学校空间搭建校本资源库,充分收集、整理资源,引导经验丰富的教师把自己的精品课件、教案、微课、课堂实录等教学资源上传到校本资源库中,学科组负责人会对资源库内容进行统一管理,通过不断完善更新供教师团队二次使用,避免了重复性的备课,特别是年轻老师可以通过校本资源库获取优秀资源并应用在教学中,从整体上提升备课效率与教研质量,帮助老师减少教研负担,让教学更高效。截至目前,我校教师共建教学资源1700余条、分享文章550余篇。
四、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发挥名师辐射作用。
基于聊城市智慧教育平台,学校已开设语文、数学、英语、综合学科教研社区,以教研组长为带头,学科成员为核心,在开展各类教研活动时,通过集体备课、专题活动将活动过程性材料进行留存,拓宽了教师的学习途径,教师也可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开展学习。
为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提升乡村教师的教学水平,推进“强镇筑基”项目走向深入,不断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依托平台建有高唐县小学语文名师领航工作室,山东省特级教师刘金红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建立各类语文学科知识知识库,开展各例话题研讨,结对帮扶,实现了城乡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和共享。
五、数字化转型实现“有痕迹管理、无纸化办公”
在办公管理方面,高唐县春长小学以教务处、德育处、总务处、办公室、安办五大业务集中点为核心,以规范管理、提高效率为核心目标,着力打造“有痕迹管理、无纸化办公”。重点包括“教师考勤”、“物品申领”、“场馆申请”、“每周食谱”、“设备报修”、“日常巡查”、“流程审批”等,将以部门为单位明确分工,通过无纸化办公流程实现进度实时跟踪,以技术手段辅助决策,解决无次序等问题,提高了管理工作效率,以实时数据化驱动学校管理水平。
六、构建春长德育评价体系,赋能春长少年健康成长
为进一步推进“书香校园”建设,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激励学生养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好习惯,不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全校师生根据学校提供的书单,利用平台“书香中国”进行阅读学习,此外学校还开展了高唐县春长小学第一届“读启智慧 书润心灵”读书节系列活动,并通过平台活动广场留存活动记录。
借助平台“日常巡查”功能,将学校卫生、学生着装、放学秩序等项目进行在线评价,巡查人员将巡视情况以打分、图片等方式实时反馈给各班主任,让评分更有依据,班主任也可快速了解学生的在校行为,助力春长少年健康成长。
学校已实现了全类型、实名制网络学习空间全覆盖,开通教师空间308个,学生空间6694个,开通班级空间123个,教研空间4个,名师空间1个,社团空间2个。教育发展,智慧先行。教育智慧化、数字化已成为教育创新、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着眼未来,春长小学将着力围绕数字校园建设,以数字化平台建设为抓手,以数字化应用为核心,以师生应用能力提升为重心,持续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聚力助推智慧校园打造再升级。
发布评论
还能输入 140字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