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启教学新境界 慧筑平台学海舟——东昌府区育红小学数字校园建设案例
- 聊城市智慧教育平台
- 2024-08-19 15:31
- 阅读 935
党的二十大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明确了教育数字化未来发展的行动纲领。2023年区教体局发布《培塑四有首善之区教育品牌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将“教育数字化转型升级”列为十大攻坚项目之一。
为引领全校教师主动适应数字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提升教师数字素养,学校于2020年起,便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小学实践与探索”作为学校的发展方向,围绕如何将数字化工具与实际教学相融合,进行了大小30余次教研。学校主要从三个方面实践探索教育数字化转型:一,建设细粒度资源;二,精准分析学情;三,实现教学可视化。
一、建设细粒度教学资源,构建和谐双师课堂
信息孤岛,是对教学工作困扰已久的难题,无论是一所学校还是一个区域,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一直是我们不断努力的目标。为提高教师间的交流,促进教师之间的分享,整合优质教学资源,实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学校不断探索学校资源库的建设,加快了这些问题的解决速度,在学校的资源建设中,通过校本资源库目录,细化教师资源,按照年级、科目、资源类型进行了详细的划分,让教师把沉淀多年的优质教学资源上传资源库,在全校内进行分享,学校也会整合这些优质资源发布至区平台,让更多教师享受资源带来的幸福感,逐步破解资源难题。
(一)微课共享实现教学相长
为将庞杂的知识点细化,帮助教师、家长、学生运用碎片化时间进行查漏补缺,学校教师针对不同学情,录制了丰富多彩的细化微课,涉及到语数英音体美以及特色校本课程;组织优秀学生开展国学小名士、数学小讲师等形式的微课录制,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细粒度教学资源库。
(二)写字教学专项资源建设
为改进写字教学方式,探索高效教学模式,学校自2018年起,便尝试依托聊城市智慧教育平台,将教学资源细化成基本笔画、偏旁部首、一至六年级同步指导等方方面面。经过6年多的努力,已建立起了具有完备教学体系的视频资源库——弘毅智学课堂,惠及全国近14万用户。学校写字教专项资源中的700余节公益课程,已同步对接东昌府区小学语文教研共同体,覆盖全区小学线上课。
二、精准分析学情,实施个性化教学
(一)课前导学辅助教学调整
教师在备课阶段利用教学助手平台整合课前“导学内容”,并对学生提交的预习情况进行精准分析和整体分析,在此基础上调整教学工作。
(二)课中课后精准查漏补缺
教师在课中课后阶段利用教学助手平台进行智能检测。以学校三年级一班《两位数乘两位数》学情分析报告为例,通过学情汇总、逐题分析、统计报表等,教师可以实时了解学生学情,让教师不仅从题目本身入手,也从学生本人入手精准分析学情,帮助教师了解学生阶段性发展。
三、深度教技融合,助力教学可视化
教学的可视化可以使原本较难理解的知识变得清晰明了,使学生易于掌握和理解。
(一)教师“教”的可视化
学校教师利用教学助手“移动讲台”,在参与性较强的数学、科学、美术等学科效果明显,将教师示范教学和学生同步反馈交叠,增强了教学的互动性。同时,教师利用平台的各种学科小工具,极大提升了教学的趣味性和参与性。另外,学校利用区实验管理平台,建设数字化科学实验室,通过预约实验和巡课、巡屏功能,查看实验课教师授课情况和数据。
(二)学生“学”的可视化
学校的阅读工程实现了学生阅读数据的可视化。我们开设了“爱·阅读”校本课程,根据学生认知水平编写线下课教材《阅读存折》,设计了必读必背和选读选背两个板块。线上,学生利用人人通“习惯养成”专栏的“每日朗读”养成阅读打卡习惯,教师利用平台精准掌握学生阅读情况。
四、校园办公
新学期开始,为规范学校办公流程,实现数据化、无纸化办公,提高办公效率,在学校办公方面,学校现使用通知公告、会议安排、每周食谱、周行事历这几个办公应用。通过初步使用,切切实实体会到了办公信息化带来的高效便捷。通过会议安排,教师可直接线上扫码签到,提高了参会人员统计效率;通过每周食谱,发布学生食堂就餐情况,让教师、家长及时了解到学生饮食,消除家长顾虑;通过周行事历,发布每周工作安排,告别了以往教师自己保存图片到相册或打印粘贴到办公桌的麻烦,现在老师们可随时打开人人通空间APP查看本周最新工作安排,以便于做好时间规划。
发布评论
还能输入 140字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