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聊城市数字校园建设应用案例

数字化转型:高唐县第二实验中学的教育创新与实践

  • 聊城市智慧教育平台
  • 2024-08-19 15:25
  • 阅读 576
分享到:

为进一步促进学校发展,学校依托聊城市教体局“数字校园全覆盖”项目契机,基于聊城市智慧教育平台,把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当做改变原有工作学习模式、提高教育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应用工作纳入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整体工作中去。学校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全面推动“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数字化项目,学校从多方面为数字校园建设提供应用基础。

一、优质资源 共建共享

学校立足聊城市智慧教育平台空间进行资源共建共享打破地域阻隔,实现了多渠道资源供给。师生能通过空间获取所需要的教育资源,进行资源分类、评价,实现资源分享、教学应用等。在教学、学习系统中,师生也可通过平台智能推送机制获取、调用资源。基于个人空间等,本校教师将微课、教学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的资源进行分享。学校资源库汇聚教研和教师个人沉淀的资源建设校本特色资源库,实现到章到节的资源共建共享全体教师也可随时调取校本资源,利用教师空间和教学助手进行备课。

学校以学科建设为引领,抓住机遇,深入研究新课程标准、创新教学方法和先进教育理念。学校致力于构建一套既符合学校实际情况又与教材同步的精品教学资源体系,确保教学内容覆盖到每一章节。在此基础上,学校将进一步加强学校的内涵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稳步推进素质教育。通过这些措施,旨在全面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为实现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做出积极贡献。

image.png

image.png

二、趣味教学 真实情景

在课堂教学方面,教师利用空间主动探索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教学的有效性、针对性明显增强学生有更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机会。在数字备课方面,教师能够通过网络学习空间或其他数字化手段进行在线备课、集体备课。在混合教学方面,教师和学生充分利用空间开展线上线下、课内课外等教学活动,充分利用了数字工具,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在个性化教学方面,注重对学生发展的过程性、多元化评价,方便进行教学过程中的数据采集整理、分析反馈,有效支持教师通过空间进行差异化、个性化教学。

在双减背景下,2021年学校借智能春风获批第一批网络空间赋能“双减”智能作业试点单位,依托信息技术推进科研兴校战略,以信息化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学校智能化水平提升。

(一)实现教学流程的重构

智能作业内容的选取联通大数据平台,将教学助手等一系列资源进行了高端融合。精准推送错题微课和巩固练习,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自主学习,提升学习效果。

部分节次可将智能作业前置,作为翻转课堂的一部分,在智能作业本中将所阅读的资料,提出问题、提出看法,并能做深入讨论与分析。课堂呈现就变得多样而丰富,视频、讲义、文章、图片等方式,可以发给学生在课前阅读,在课中带领他们做讨论、分析与分享,学生可关注后台数据反馈情况,对教材内容有更深刻的体会。学生自主预习和学习,登录平台完成预习自测题;组内互助解诀个人独立学习时产生的学习问题,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精准分析学情、个性化布置作业等方面的作用,通过高质量作业设计对作业进行分层管理,为教师提供学情报告和课堂讲解稿,提高课堂效率。便于形成良好习惯,例如:先看题干、思考,再下笔做作业的习惯;查对、请教、改正、总结的自我完善的习惯;遇到难题时,勇于进取的习惯;抓紧做作业的时间,养成善于调整节奏、速战速决的习惯。与此同时,坚强的意志、专心的注意力、严谨的作风等良好的品格也会形成。

应用智能作业的后台数据分析,进行靶向教研,充分发挥平台优势,定向讲解,专项训练,对学习的薄弱环节进行循环练习,以班级错题、年级错题汇总,实现纠错。学生学习数学、物理两学科每周或两周以一次质检卷为契机,进行错题重组,进入平台实现课堂教学,进行了二次反馈。充分利用平台数据进行学情分析,年级和学科组加强对以往错题的分析和研究。强化信息化教学的使用,各学科组在复习阶段,充分利用好平台优势,对每章进行错题重组训练。

(二)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提升明显。

优化集体备课团队,借助名师团队,共同做好线上学习资源建设的组织统筹规划。以智能作业上的某个重要知识点为单位,建设成体系的作业微课解析和同类巩固练习,对教学资源质量进行审核把关。

精选资源素材,不断优化“智慧作业”学习资源。就要求我们选拔优秀教师参与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建设开发,为广大学生提供高质量的作业。就是要集备进一步得到加强和优化。数学物理组长根据学校统一安排,集备每周定人对需批阅章节的题目选择和批阅注意问题提出具体要求;规范了对智能作业的使用,对各节题目进行分析,题目选取和作答时间,统一了进度和批改数量,增强了时效性。

(三)学生的变化

1.从成绩和学生作业习惯来看,两学科成绩具有不同程度提升,学生对作业的表现:书写规范程度进一步提升,做作业效率也提高不少。有利于平时如考试时规范,考试如平时作业轻松。

2.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提高了学生自学能力。应用智能作业本借助后台信息,学生自主纠错、针对性练习,课前提前预习,提高了课堂学习的学习效率。

3.通过平台优质资源的学习,学生教育信息化水平得到提升。

(四)智能作业促进家校共育

充分利用教育平台信息,全体同学注册人人通账号,家长随时掌握学生对问题的掌握情况,并且在课下可以通过个人空间,建立自己的错题集,对自己学习的薄弱问题进行变式训练。家长通过平台数据,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监督和督促。学校通过家长会、微信群等形式,给家长讲解平台的使用,加强家校共育。

同时还利用海码课堂3D视频课程,专注于物理、化学两门学科,在课上就可查看各类实验过程,提高教学效率,让老师上课更简单,让学生学习更轻松。

image.png

image.png


三、办公德育 齐头并进

学校利用平台场馆申请功能,有效解决功能教室预约冲突问题,提高教室使用效率。通过可视化的图形,直观查看各场馆的占用情况,避免场馆的使用冲突,申请和审批都可以在移动端进行,实时消息提醒,方便快捷。

充分利用智慧教育平台资源进行备课。每位教师都建立了自己的账号和空间,平台资源实现共享。通过平台的菁优网题库进行试题的组卷等,提高教师备课的效率。

学校以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以学生发展为本,利用活动广场,开展形式多样的师生活动,拓展育人途径。为加强师生网络安全意识,学校利用活动广场举办专题讲座、召开网络安全主题班会、绘制黑板报、制作宣传栏展板等形式,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网络安全教育活动。学校积极引导广大师生充分认识网络安全的重要意义、发展形势、重大进展,增强师生重视网络安全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提升广大师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

学校将坚持"科研兴校"战略,以"质量为先,科学管理,理念先导"为核心,利用信息技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通过持续建设数字校园,实现信息化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为师生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教学和学习环境。

上一篇:小改革·大智慧 学情数据助力乡镇学校教育 下一篇: 打造互联网+校园文化 促进师生学校共成长

发布评论

还能输入 140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