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聊城市数字校园建设应用案例

数字化教育转型 赋能乡村教育振兴

  • 聊城市智慧教育平台
  • 2024-08-19 15:04
  • 阅读 627
分享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明确了教育数字化未来发展的行动纲领。系统性推进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不仅是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实现乡村教育全面振兴的必然选择。博济桥街道第一小学是一所位于城乡结合部的乡村小学,与众多乡村学校一样,存在生源基础薄弱、教师结构性短缺、下辖教学点偏远等发展难题。教育数字化转型为学校突破发展困境,实现低成本、全方位、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契机。

1724054240604609.png

近年来,学校始终把教育数字化转型作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基于国家、山东省智慧教育平台赋能,依托聊城市数字教育公共服务一张网体系,实现了统一基础平台、统一身份认证、统一数据交换、统一应用入口的数字校园建设,集约化实现了师生网络学习空间全覆盖,以实名制网络学习空间为载体,面向全校教师、学生、家长、管理者提供“教、学、研、管、评、育”全业务场景数字教育服务。学校秉承“育人为本、乐学求真”办学理念,探索形成了以数字化赋能校本课程精品化、课堂教学本位化、学科教研专业化、学生评价多元化、学校管理智能化为主线的“五化”数字教育转型发展模式,为学校实现高质量均衡发展提供了新引擎、新动能、新路径。

一、数字化赋能校本课程精品化

为突破性解决乡村学校师资力量匮乏、优质课程资源不足等问题,学校基于智慧教育平台多元化精品课程资源赋能,构建了以智慧教育平台为数字基座,以精品双师课程体系、趣味益智课程体系、创新实践课程体系为建设主线,以OMO双师课程、“华容道”“汉诺塔”等12种益智课程、数字化阅读课程、人工智能编程课程、科普实践课程、DIY音美课程、数字书法课程、阳谷文化主题实践课程等为核心内容的“1+3+N”精品校本课程资源服务体系。为扎实落地“双减”政策,创新践行“五育并举”,提升全面育人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

1724054288414915.png

二、数字化赋能课堂教学本位化

(一)精品双师课程体系

教师与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专家形成“双师”,跨教室、跨校区的双师应用模式,对学校课堂质量的提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724054456233969.png

(二)智慧数字课程体系

新型智能学习终端融合了国家、省、市、县智慧教育平台优质同步课程资源,虚拟仿真实验、数字绘画、数字音乐等多功能教室应用场景于一体。新型智能学习终端将美术与电脑、音乐与编程相结合,老师通过可触控的智能电脑终端,开设DIY美术、音乐课堂,构建以学生为中心、跨学科融合的数字教育新环境。

1724054558858719.png


(三)五育实践课程体系

1.趣味益智课程

“双减”背景下,学校根据低年级学生特点开设了十二种趣味益智课程,提高专注力、创造力,锻炼逻辑思维能力,从而达到益智的目的。

教师制作图文并茂的课程文稿或微视频教程上传至网络空间,家校联动督促孩子动手实践,真正实现家校共育。

1724055264471022.png


2.数字化阅读课程

创课π、墨水屏阅览器的配置,实现了校园阅读生态建设的革新。开放的空间营造了沉浸式阅读环境,大数据管理平台获取学生阅读情况,实现阅读课程常态化教学。

3.科技创新教育课程

学校把科技创新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成立了创意编程室、项目创客室等科技活动用室,大力普及人工智能教育课程。

1724055310397245.png

1)人工智能教育普及课程

学校始终重视学生创新素养提升,在四、五年级开设人工智能课程,配备了3D打印机、激光雕刻机、无人驾驶、开源硬件等器材,积极开展人工智能创新社团活动。

2)项目式学习学科融合课程

学校开展“物联网+智慧监测”项目式学习综合实践活动。学生通过对“金水湖”及学校周围空气、水质监测,探究环境保护的因素,真实体验物联网技术在环境监测和保护中的运用。

4.阳谷文化德育美育一体化课程

学校借助数字化技术与网络学习空间,以“游阳谷美景、读阳谷故事、做阳谷景观、品阳谷文化”为主题,开展德育美育综合实践活动,实现“知识传授”“能力提升”“立德树人”的有机统一。

美术教师利用手工、3D设计、激光切割等技术制作阳谷文化实景沙盘,语文教师制作墙面传统文化。文化室随时开放,学生轮流参观,沉浸式体验阳谷文化的魅力。

在创意工坊开设系列课程,学生结合数字视频教程制作阳谷文化实景建筑模型。

1724055392493670.png

三、数字化赋能学科教研专业化

为促进教师快速成长,学校将名师课例上传教研社区,教师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观摩、学习。基于网络平台的一课多磨,教师通过线上线下的研课、评课,复盘总结,集思广益,教师共享教研亮点。

1724055440304136.png

学校开展了语文、数学、英语、艺术四个学科专业研修共同体及启智润心、心灵驿站、家校合育、思博语文四个主题教育研修共同体,教师可跨越时空限制,通过常态化组织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一体化联合教研活动,全方位支撑教师自研、合作共研及教师集群学习,促进全体教师教研水平与专业能力双提升。

1724055471862891.png

四、数字化赋能学生评价多元化

学校立足学生全面发展,以智慧教育平台为载体,利用学生点评,为每个学生建立“乐学成长E档”,结合学校“乐学币”奖励机制,构建了“乐学少年”家校一体化智慧评价体系。

1724055679923767.png

创新智慧平台应用场景,开展全民阅读、优秀作业展示等活动通过自评、他评,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数字化赋能学校管理智能化

博济桥街道第一小学高度重视基于平台赋能,打造一站式数字化综合管理服务体系,支撑学校教育管理模式转型升级。基于本校实际,积极将数字技术、数字思维应用于学校的安全管理、教务管理、校务管理、后勤服务等教育管理全过程,通过安全值班、日常巡查、活动管理、教研管理等多场景管理应用,实现教育管理过程性数据的常态化、伴随式、智能化的汇聚、共享与分析,全面推进学校管理业务重组与流程再造,实现基于大数据支撑的过程化评估和精细化管理,助力学校实现综合管理数字化转型升级,切实提高办公管理效能。

1724055738173549.png

始于希望,结于丰盈。学校将持续基于国家、省、市、县智慧教育平台体系赋能,将智慧教学与校本课程相结合,全面深入推进学校教育数字化转型,助推学校课堂教学提质增效和“双减”政策落地见效。

上一篇:信息融合,教育创新 下一篇: 全力打造数字校园 助力学校快速发展--东昌

发布评论

还能输入 140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