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聊城三中项目化教学课例展示活动(一)“木叶”飘零,诗情依依——语文学科
- 2023-03-24 15:44
- 阅读 338
引言
真研真思求归真,各美其美与共美。为贯彻新课标精神,提升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搭建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学科教研平台,聊城三中2022-2023学年项目化教学课例展示活动拉开帷幕。按照学校的统一部署,此项活动由教师发展中心主办,各教研组积极响应,精心组织。活动将秉承“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的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践行项目化学习,以微项目点亮特色课堂,撬动教与学的方式变革,倾力打造指向核心素养的优秀课堂教学范例。一堂堂精彩绝伦的示范课,尽展教学魅力;一次次巧妙的师生碰撞,力促深度学习。“绽蕾花树株株秀,破土春笋节节高”。此次活动的开展,极大促进了教研组团队整体水平的提升,为聊城三中的教学质量持续提高提供了有力保障。
“木叶”飘零,诗情依依——语文学科
为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知识为本”的教学转变为“核心素养为本”的教学,我校积极推进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更新。2023年3月11日上午,聊城三中语文学科项目化教学课例兼同课异构活动在科创中心二楼会议室举行。本次活动由教师发展中心主办,我校全体语文教师参与。教学校长王永辉、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刘立贤、副主任肖雅蓉参加了语文组听评课活动。
一、目标确立——指向高考,素养为纲
项目化设计是在项目化学习视域下,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一个驱动性问题作深入持续的探究,为学生架构任务与活动的教学设计,既要深入理解“单篇”,也要整体把握任务群所承担的任务。
本次授课的课文是《说“木叶”》,《说“木叶”》属于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第三单元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这一单元要求培养的核心素养有:1.学习知识性读物的阅读方法,发展科学思维,培养科学精神;2.把握关键概念和术语,理解主要内容,理清文章思路;3.分析作者阐释说明、逻辑推理的方法,体会文章语言严谨准确的特点;4.运用所学知识,探究实际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学会写事理说明文。
基于以上学科素养的要求,黄英华老师设计了文学短评的项目,并将目标设定为:1.疏通文意,理清文章的结构思路。2.辨析树叶、木叶意象的不同特点,概括“木”在形象上的艺术特点。3.理解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征。赵淑娇老师将微项目“韦恩图”的设计巧妙地融入到课堂当中,将学习目标设定为:1.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2.掌握概念分析法。
以学科素养为最高指引,以学习目标为具体要求,黄英华老师和赵淑娇老师呈现了两场别开生面的项目化展示课例。
二、授课环节——别开生面,精彩纷呈
结合高一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方法和思维的积累,黄英华老师的课堂围绕着《说“木叶”》这一文本进行了深入挖掘,从文章思路到关键意象的把握,逐层设计问题,让学生对“暗示性”关键概念进行了深入理解,从学术的角度给了学生以高度上的指点。
在探究问题的活动过程当中,黄英华老师循循善诱,对展示的学生进行了恰如其分的点评和指导,充分尊重学情,展现出了驾驭课堂的语文智慧,让人如沐春风,收获颇丰。
赵淑娇老师以贴近生活的情境导入,语言风趣幽默,充分调动了学生兴趣,自然进入课堂授课环节。新颖的课堂设计进一步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求知欲,一个跨学科的学习工具“韦恩图”的利用,让这节课有了第一个小亮点。同时,本节课也利用表格对文本进行了深入挖掘。环节之间过渡流畅,语言凝练。一节课下来,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充分理解了关键概念,掌握了阅读实用类文本的阅读方法,完整地实现了教学目标。同时,这一技能直接链接新高考中非连续性文本的考察,实用性极强,充分显示了教师对这样一篇诗性和理性交织文本的高度驾驭能力。
三、说课环节——条分缕析,重点突出
首先是赵淑娇老师和黄英华老师的说课环节。
赵淑娇老师从学情、教学设计、说课收获三个环节展开了自己的说课,她表明本堂课明确两个目标:一是让学生明白诗歌语言的暗示性,而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正是《说“木叶”》这篇课文的要义;二是掌握概念分析法,学会阅读知识性读物。所以本堂课借助微项目而进行的的教学设计,让同学们通过带着活动任务有目的的去浏览、速读、精读,充分阅读文本,一步步分析木叶树叶落木落叶的概念,从而理清这几个艺术形象的差别与联系。在梳理这几者的概念关系时,又跨学科给与学生学习支架,采用了韦恩图的形式,让语文抽象模糊的概念逻辑关系,一下子变得清晰可观。而通过对比木叶与树叶存在着不同的艺术特征,也明确了作者想告诉我们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这一特点,也就解决了木叶为什么是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而树叶却不是的文学问题。原本学生读不下去《说“木叶”》,通过项目活动的设置,就是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动口、动手、动脑,让学习真实有效的发生,使学得的知识,获得的体验能够明确、能够深刻。
黄英华老师从教材和学情分析、教法和教学过程设计、目标达成情况和反思三个环节展开了自己的说课。她表明通过这堂课看到了学生的无限潜力,真正懂得了教学相长的内涵。同时,在备课过程中,不断参悟《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国考试大纲》和《项目化教学》的相关论著,意识到想做一个合格的语文老师,应该以“核心素养”为引领,以“教考结合”为指引,以“教材”为阵地,引导学生真正静下心来思考、总结、体悟,方能真正实现语文课堂的“语文味”,也才真正适应新高考的形式,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
四、评课环节——出口成章,高屋建瓴
之后,马凌霄老师和李健老师给这次活动进行了精彩的评课。
马凌霄老师对赵淑娇老师的课进行了细致且条理清晰地评课,她认为赵淑娇老师的课细致全面、深刻实用、亮点突出。亮点一是紧扣教材,精准把脉。这节课的目标,准在对接课标,准在紧扣教材,准在契合单元任务;准在达成人文主题,精准对标,毫无偏离。亮点二是巧设项目,经“实”致用,对接高考,回归教材。亮点三是创新设计,点燃激情。新在激发探究:学生情绪饱满,注意力集中,积极思考,小组讨论有序、热烈,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积极展现自我,真正发展自我。
李健老师对黄英华老师的课进行了高屋建瓴地评课,她认为黄英华老师的课达到了项目化的真正目的,学生有成果有收获,且整节课以学生为中心,以课本为抓手,以学生素养为导向,以文化传统为引导。在此基础上,学生运用探究到的诗歌鉴赏方法完成项目任务,学以致用。真正达到了从简单记忆的积累学习,向以理解促进应用迁移的学习转变,这刚好契合了项目化学习的内涵:“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借助多种资源自主开展研究活动,并在一定时间内解决一系列问题的新型方式。”尽显教学设计的用心和教学相长的魅力。
在最后的评课中,王永辉校长认为这是一次成功的项目化学习课例,并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希冀。首先,课堂应做到更加细节化,对课堂内容的筛选、取舍应反复掂量,对课件设计更追求精致,对课堂语言更细致打磨,对课堂环节时间更精准把控。其次是提高教与学的融合度,提高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借助多种资源自主开展研究活动,并在一定时间内解决一系列问题的能力。最后是希望语文教师在授课期间可以采用画面的方式帮助学生更身临其境地感受意象和诗句,并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王永辉校长对两位授课老师和两位评课老师进行了高度评价,能够看出他们具有扎实的专业学识和丰富的教学智慧。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次语文项目化展示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深度学习,让老师们在观摩中获得启发,是一场有益有效的教学实践活动。我们相信,项目化学习不仅会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而且实现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最终在变革过程中提升学生深度学习的能力和我校教师的课程领导力。期待我校的项目化教学活动越办越好!
发布评论
还能输入 140字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