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第一实验学校

规划统计规划计划

聊城市第一实验学校教师梯队培养规划

发布时间:2023-01-07 20:00 栏目:规划计划 发布单位:聊城市第一实验学校 点击量:110 【公开】

聊城市第一实验学校

教师梯次培养建设实施方案

学校发展,教师为本。聊城市第一实验作为一所新建市直公办学校,具有社会关注度高,家长期望值高,优秀教师层次高,新进教师占比高的四高特点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要求,培养造就一支适应教育现代化要求、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结合上级文件精神和我校实际,现制定聊城市第一实验学校教师梯次培养建设实施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总体要求,遵循教师专业成长规律,坚持"以师生发展为本,为民族振兴奠基”的理念,坚持“尚德尚能,惟勤惟绩”价值取向,以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为目标,搭建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不断激发教师主动发展的潜力,发展高水平的教育教学团队,建设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师资队伍,为不断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供支持。

二、建设体系

针对不同层级的培养对象,构建“金字塔型”教师专业人才梯队,自上而下分为“功勋教师——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新秀”个层级,以名师工作坊建设为抓手,培养师德高尚、专业能力强、学科素养高的专业教师队伍,形成"成长型、专业型、引领型、专家型”的良好梯队,为全体教师提供专业发展路径。

三、培养周期

三年,第一轮次为20219月至20248月。

四、建设内容

(一)人才选拔

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完善教师专业人才选拔机制。

1.评选条件

(1)功勋教师是学校公认的德才兼备,师德高尚,为学校做出突出贡献或在某些方面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重大影响和崇高知名度的教师。原则上功勋教师至少被评为教学名师一个轮次,由学校推举产生。

(2)教学名师是担任“名师工作坊”的主持人,也是学校的学科团队在省市有影响力的领衔人。要求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卓越的教育业绩,鲜明的教学风格,丰硕的教育教学成果以及较大的影响力和较高的知名度,并有明确的引领性实践研究项目。

(3)学科带头人是担任“名师工作坊”的带徒师父。要求具有强烈的进取心和学习愿望,在所申报的学科或领域具有公认的工作实绩和先进经验,在市学科教学、学术研究等方面拥有一定话语权和影响力,具有较强的教育创新改革意识和带教能力。

4骨干教师是有意冲击省市级教学能手、优秀教师荣誉的种子教师。要求课堂教学能力较强,能在学校层面发挥骨干、示范与引领作用,在教育教学、教师培训等方面有突出成绩。

5)教学新秀是指自愿申报的具备初级及以上职称,尚不能达到骨干教师层级的优秀年青教师。

2.评选流程

(1)报名参加:有意愿的教师通过自荐与组织推荐相结合的方式,向所在学部报名。

(2)审核条件:所在学部审核申报者是否符合条件,并将审核通过的申报者名单报学校工作小组,同时组织申报材料。

(3)资格认定:学校工作小组对通过的申报者进行资格认定。

(4)入围评审:由学校组织评审委员会审核与确定入围对象名单,评审包括网上材料审核和现场面试两部分。

5)结果公示:入围对象名单公示五个工作日,公示无异后正式成为人才梯队成员。

(二)人才培养

坚持“基于需求,研修一体,精细带教,自主发展”的培养策略,加强梯队中高端人才与省市“特级教师”“名师”“名班主任”“最美教师”等荣誉称号的衔接,创建导引、带领、辐射三位一体的团队培养新模式。

1.基于需求,开展分层分类培养。以名师工作坊建设为核心,设计教师专业成长系列课程,开展不同教师梯次进阶培训。

2.研修一体,实现研究实践结合。将培训课程开发或课题研究项目等任务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融合,不断提炼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智慧。

3.精细带教,实施人才精准培养。组建各类教师团队,采用“导师+核心成员”模式,通过多层级的带教活动,发挥“传帮带”作用。

4.自主发展,激发专业发展内驱力。强化个体在教育教学实践和团队合作中自觉反思、自主研究、自我更新,成为专业发展的主人。

(三)人才任用

1.攻关重难点问题。“名师工作坊”主持人要聚合工作坊人才优势聚焦学科研究、课程建设、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等领域的重难点问题,通过项目和任务方式,开展课题研究,研发具有影响力的成果。

2.助力中高端教师冲击省市特级教师、名师。确保每个工作坊有不少于2-5名教师纳入省市特级教师、名师工作坊成员人选。

3.开展名师带徒。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必须开展名师带徒活动,在做好自己发展的同时,带好新进教师。

六、组织管理

(一)实施分层分类管理

学校统筹规划,制定实施办法与配套政策。各学部负责制定年度计划和重点项目,对各工作坊落实过程管理,积极推动教师参与。建立梯队各层级教师信息库和电子档案,进行梯队教师参训成长的过程记录和跟踪评价,包括主要业绩及其考核、奖惩情况等。

(二)加强考核激励

细化过程管理,注重师德、能力与业绩三者并重,制定考核细则,量化考核指标,公开考核结果。采用业绩考核与学校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合理使用考核结果,形成准入能出的激励机制。

(三)特殊情况处理

1.称号变动的处理。梯队教师在任期内称号变动,经确认后,按新的称号及相关要求、待遇执行。

2.人才引进的处理。从外部引进且拥有荣誉称号的教师,经考察后可进入梯队,并按照通过的称号及相关要求、待遇执行。

3.获重大成果的处理。梯队成员获重大成果,按相关文件政策执行。

4.调离的处理。梯队教师调离学校,取消其相应称号,同时停止相关待遇。

5.违纪的处理。梯队教师在师德、履行职责方面有重大问题,或有违法违纪行为,则撤销其称号并停止相关待遇。

七、保障机制

(一)组织保障

由党政办公室牵头,各学部负责具体实施,各科室联动配合。组建评审考核组,成员由校委会推荐组成。

(二)制度保障

制定配套的评选办法、工作任务与考核实施细则、专项教师培养计划等,确保梯队建设工作的开展规范有效。

(三)经费保障

建立相应的经费保障机制,根据经费使用范围要求和财务制度有关规定进行经费的日常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附件1:聊城市第一实验学校教师梯次评选办法

附件2:申报表

 

聊城市第一实验学校

 2021年8月27日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Copyright© 2021 lc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6000978号-1        
技术运营支持: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客户服务热线:400-1166-112   
举报电话:(0531) 88928653 校园开放平台
学校地址:山东省聊城市市直聊城市第一实验学校     联系邮箱:enetboy@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