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从“知识时代”步入“素养时代”的背景下,“大单元教学”成为落实深度学习理念、推进素养导向的课堂变革的有效路径。9月19日,聊城市第一实验学校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的教师,齐聚行政楼报告厅,共同参与了大单元课例展示及观摩活动。活动特邀浙江省特级教师、萧山区教研室主任徐和平教授现场指导点评。副校长边传顺、李华英参会,高中部颜静主任主持。
本次大单元课例展示跨越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涵盖文理学科,内容涉及古今中外。上午时段的课例分别是:高二数学张英雯老师的第13课时《用空间向量解决距离、夹角问题》、高一物理刘爱老师的第二单元第2课时《速度时间关系》、初三英语刘金秀老师的《Module 3 Heroes》第4课时;下午时段的课例分别是:高三政治宋振玲老师的《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二年级语文张文杰老师的《曹冲称象》。这些课例无一不体现了学校各学段各备课组在大单元备课思路的指引下,对大单元课堂教学的探索,不仅是对知识体系整合的尝试,更是一种对常规学科教学的反思与对更高效的教学模式的求索。
在这场历时一天的活动里,徐和平教授始终带着饱满的热情,将自己对于“大单元教学”的了解和研究倾囊相授。听课时他高度专注,深度思考,捕捉拍摄现场教学细节镜头,实时生成最真实的评课PPT;评课时,他的语言幽默平实,对我校的大单元教学课例,给予了高度地认可,亦有鞭辟入里的指导点评。他用典型课例阐述“大单元教学是什么与为什么”的问题。他明确清晰地指出核心任务驱动下的大单元教学需要整合出的内容。“大单元教学不是一刀切”“大单元教学与单篇教学不矛盾”“应该进行单篇教学的语文篇目,要在单元备课的指引下,明确核心任务,进行单篇教学”……现场的答疑解惑,为在场教师拨云见雾,不少老师会后感叹“茅塞顿开”“大有收益”。
大单元教学是目前课程改革的大势所趋,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此次课例展示活动,使老师们对大单元教学有了更系统的认识,更新了教学理念,开拓了教学思路,让老师们深切明白,每一堂课的教学设计都要立足课程标准,围绕核心素养,明确单元核心任务,进而确定课段子任务,然后基于学情,善用评价,真正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培养核心素养,打造更高水平的现代化教育。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前瞻耕耘路,定会在大单元教学实践中步履铿锵,勇毅笃行!
撰文 | 裴 珂
供图 | 裴 珂 桑丛丛
排版 | 桑丛丛
责编 | 桑丛丛
审核 | 贺传庆 裴 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