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享│聊城市 打好教研数字化转型的“组合拳” ——数字化教研赋能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聊城实践
- 聊城市教育和体育局
- 2025-01-14 13:36
- 阅读 157
教研工作是保障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支撑,在推进课程改革、指导教学实践、促进教师发展、服务教育决策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聊城市紧抓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机遇,为深入推进落实新时期教研数字化转型工作,持续加强区域间、学校间、教师间教研互动交流,创新教研模式,规范教研流程,共享教研成果,赋能教师专业发展,聊城市教育和体育局基于全市数字教育公共服务“一张网”体系集约化构建了开放、互联、共享的市、县(市、区)、校三级网络研修体系,常态开展主题教研活动,共享学科教研成果,为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营造了新环境,提供了新引擎。
图1 聊城市:市、县(市、区)、校三级网络研修体系
【构建网络教研体系,筑牢教研基础】
聊城市基于“全市一张网、区校一体化、资源全网通、空间人人通”顶层规划,依托聊城市智慧教育平台统筹构建了全市数字教育公共服务“一张网”体系,集约化实现了全市中小学数字校园与网络学习空间全覆盖,面向全市师生、家长、管理者提供“教、学、考、研、管、评、育”全业务场景综合服务。以此为基础支撑环境,聊城市考教院与聊城市电教馆合力制定了网络教研专题工作实施方案,以市、县(市、区)学科教研员为主理人,以学校相应学科负责人、学科教师为主要成员,统筹构建了市、县(市、区)、校三级网络教研体系,统筹部署各级学科教研工作任务,动态聚合共享各级优质教研活动成果。截至目前,全市已成立各级网络研修共同体1600余个,成员51700余人,为各级各类网络教研工作的组织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2 聊城市网络教研体系建设概况
【开展主题教研活动,激发教研活力】
基于聊城市智慧教育平台网络教研体系赋能,市、县(市、区)、学校每学期均常态化策划开展专题教研活动,打破了传统教研的时空限制,实现了教学资源及教研成果的跨时空共享与交流,有效扩展了教研活动的公共性价值,为教师专业发展及教育教学品质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持。截至目前,全市各级各类网络教研活动累计参与教师近800万人次。例如,聊城市教育和体育局基于平台策划开展了 “聊城市中小学学科资源建设领航校”“聊城市教技融合创新教学节”“聊城市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等多主题教研活动;东昌府区基于平台策划开展了“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教师基本功(钢笔字、粉笔字)”等专题活动;高唐县小学教研室分学科统筹城乡学校开展联合教研,共研、共建、共享学科教学资源;度假区每学期均组织全区中小学教师分学段、分学科开展在线集备活动,并探索形成了“学校初备→集体研讨→个性设计→资源汇聚→应用反馈”线上线下“双线”融合教研新模式。
图3 聊城市教技融合创新教学节活动
图4 高唐县小学教研室·学科集体备课活动
图5 度假区“双线”融合集体备课活动
【共享学科教研成果,凝聚教研智慧】
数字教育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的建设与应用是实现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支撑,依托聊城市智慧教育平台网络教研体系,各级教研团队灵活组织开展了线上集体备课、线上听课评课、线上主题教研、线上话题研讨等多种形式的主题教研活动,实现了城乡学校线上牵手、网上结对,有效凝聚共享了城乡学校教师的集体教学智慧,切实促进了城乡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显性提升。例如,围绕新课标、新教法、新理念研究,策划开展了“聊城市中小学学科资源建设领航校”“聊城市‘水城之光’精品课例资源建设”等全市范围的大教研活动,体系化建设了符合本地实际、同步教材、到章到节的精品教学资源,为学校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及校本课程研发提供了优质教学资源保障,有效弥合了城乡学校教育差距,充分发挥了优质教学资源的普惠价值,促进了全市城乡学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图6 聊城市学科资源建设领航校·专题教研活动
图7 聊城市“水城之光”精品课例资源建设·专题教研活动
数字时代的教研方式呈现出网络直播教研、在线展评教研、在线互动教研及在线城乡联合教研等新形态,数字技术在教研流程及教研模式创新变革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聊城市将持续紧抓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机遇,基于全市智慧教育“一张网”平台体系赋能,全方位深化实施教、学、研、管、评、育等多场景教育数字化转型创新实践,聚力打造新时代高质量教育体系,全面推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发布评论
还能输入 140字
用户评论